第六百零二章 劝不动(第3/3页)
袁世凯确实不想得罪文化界、科学界,只好说:“让科学院成员也熟练掌握儒学的这一条要求暂且搁置。”
他随后拿出李谕之前给出的一篇天文学“劝进”文,“我让底下的人看过这篇文章,但看不懂。”
李谕随口说:“里面的文章涉及了相对论,并且计算了1919年日食时光线的偏折角度。”
袁世凯不可能懂相对论,但听出了“1919年日食”几个字,喃喃道:“四年之后吗?太远了!我现在就有一件事问你,不久前,几个英国人在湖北发现了龙出水,刊登在了洋人杂志上,这不就是象征国瑞吗?”
袁世凯专门挑了一个最“靠谱”的祥瑞。
“什么龙出水?”李谕疑惑道。
杨度拿出一本英国人的《东方杂志》,然后说:“上面清晰记载了,叫做鱼龙。鲤鱼化龙,寓意非凡。”
李谕简单瞄了一眼,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大总统、虎公,这确实是真事。”
袁世凯面露喜色:“你也觉得是真的?”
李谕说:“但文中提到的鱼龙来自上亿年前,是恐龙的化石,并非我们传说中的神龙。”
“上亿年?”杨度很疑惑,对这时候的人来说,根本摸不准地球的寿命。
李谕说:“鱼龙是一种顶级的海洋掠食者,但它已经灭亡几千万年,用一个已经灭绝的古生物化石来编造鲤鱼化龙的故事,我觉得非常不妥,希望总统明辨是非。”
袁世凯眉头皱了起来:“灭亡了几千万年!”
李谕不想跟他们继续聊科学与迷信的问题,转而说:“大总统,如今欧洲大战,对我们来说是个韬光养晦的极佳时机。各国洋商纷纷回撤,没有时间继续压制华商。同时大量工厂都得到了无数订单,从棉织品、面粉、火柴、卷烟、水泥、罐头食品到煤炭、铁矿石等原材料应有尽有,全都可以迅猛发展,卖去欧洲。
“纺织产业本来利润不高,但现在他们接到的军服订单即便除去运费,也有四五成的高额利润。
“商品带来了贸易,铁路交叉点还形成了济南、徐州、郑州这样的新兴城市,与上海、武汉、天津一起出现了大量产业工人。不仅带带动无数就业机会,也让赋税大大增加。
“大总统,这是天赐良机,是上天赐给整个华夏的良机,而不是……而不是某个人。
“在这个节骨眼上,稳定才是重中之重!”
袁世凯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估计张謇之类的人也没少给他看各地呈上来的数据,不过似乎并没有引起他足够的重视。
对此他只是不轻不重地表了个态:“院士先生,你的建议很好,我会委托统帅处仔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