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股东(第2/3页)
李谕说:“天津塘沽的久大精盐与永利碱厂,需要获得低息贷款。”
“这点小事无足挂齿,”张镇芳哈哈一笑,“如果无法获得官家的资本,盐业银行只是有个专业银行的名字,实际上还是普通的商业银行。”
李谕说:“其实商业银行的前景更加广阔。”
将来张伯驹成为民国四公子之一,获得巨量的珍贵收藏品,靠的就是盐业银行这棵大树。
盐业银行在经营方面可圈可点,没有依靠一点政府拨款,就能迅速崛起。特别是后来失去北洋政府的保护伞后,仍能和浙江的兴业银行在私营银行领域一争短长,足见其实力之强。
到了1921年,盐业银行与金城、中南、大陆这3家同样创办于北方的知名民营银行成立联营事务所,有“北四行”之称。——上海著名的四行仓库,也源自于此。
李谕随即给张镇芳出主意:“要是想以最快速度站稳脚跟,可以大批量购入联合欧美银行团发行的各种公债。”
张镇芳会意:“本人明白。”
一战各大战胜国发行的公债都是暴利,日本的安田财阀就是靠着买日本政府发行的公债大赚特赚成为四大财阀。
盐业银行也可以巨额资金购入国内公债和外币债券,比如善后借款公债、中法五厘美金公债、中比六厘美金公债、沪宁铁路英镑公债、克利甫斯以盐税担保的英镑公债等,完全可以获得巨额利润。
李谕现在也明白了,没有一家银行周转资金确实麻烦,总不能一直依靠花旗或者汇丰。
盐业银行作为私营银行翘楚,自己完全可以扶植一下。
等过上两年,张镇芳就会因为支持表哥袁世凯复辟而倒台;另一个大股东张勋同样因为复辟遗臭万年,灰溜溜跑去当了寓公。
李谕又说:“此外,银行还可以发行普通市民也能够购买的公债债券。”
“小面额?”张镇芳问道。
李谕点点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钱让老百姓都赚,岂不更好。”
张镇芳作为旧时代官僚出身的人绝不可能有这种觉悟,错愕道:“李……李大学士果然像大学士。”
李谕笑道:“百姓有钱了,自然会增加购买力,而且传出去好口碑,会有更多人购买我们发行的债券,同时在盐业银行存钱,对我们也有利不是?”
张镇芳佩服道:“难怪总统以及唐绍仪先生、张謇先生等人都说您有不世之才,本人心服口服,您说什么我照做就是。”
李谕指着满桌子菜:“事情聊得差不多,可以吃饭了吗?孩子都看饿了。”
张伯驹一直在旁边端端正正地坐着。
张镇芳笑道:“来来来,先生快请!”
李谕随口问张伯驹:“来北京上学?”
张伯驹回话时就把筷子放下,一字一句说:“回先生,我现在正准备考军校。”
“军校?”李谕看着他略显瘦弱的体格,有点不可思议。
“是的,先生,”张伯驹说,“我想做个骑兵将军!”
李谕说:“祝你成功。”
张伯驹道:“多谢先生!”
张伯驹至少得在军界混上接近十年才抽身出来,按说军旅生涯对人很有好处,只不过民国的军旅生涯一言难尽……
张镇芳凭借与袁世凯的亲戚身份,以及多年盐运使经历,再加百万资金,银行很快就开办起来,根本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他把盐业银行的总部设在了京城。
除了公债方面的金融业务,李谕又去天津找了范旭东。
永利碱厂已经进入生产,而且天赐良机,现在不用刚生产就立刻陷入英国制碱公司的价格竞争中。
李谕让盐业银行提前批了20万元低息贷款,让他们抓紧生产。
其实以一战时期欧洲市场的紧俏,就算高息,永利碱厂也能大赚。
范旭东则压根没想到李谕如此给力,当初说能解决资金问题,还真解决了。
他的想法一直是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一点点靠着经营慢慢做大,结果永利碱厂刚刚创办一年多,就拿到巨额资金支持。
范旭东说:“先生,这钱我拿得有点烫手,要是还不上怎么办?一年还有三个点的利息。”
李谕说:“放心吧,你只管疯狂生产,自有渠道销售。”
“您指的是欧洲?”范旭东问。
“当然!”李谕给他吃上定心丸,“英法德俄全都红了眼,根本无力顾及后方生产,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也不够军费,还要在国外发行公债凑钱。他们怎么可能还有资金支持企业?况且大批青年被征召去了前线,工厂想生产都难。”
“这么惨?”范旭东道,“他们可是列强啊!”
“那又怎样?”李谕说,“先别管他们列不列强了,有钱不赚是傻瓜,这种机会绝不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