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无心插柳(第3/3页)

……

李谕提前布局扩大工厂,让公司产能持续上升,如今见了成效。

就在今年,福特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流水线,让汽车产能实现了质的飞跃。

福特是个很聪明的商人,他知道只把汽车卖给富人远远不够,只有广大普通民众买得起,才是真正的商业成功。

在他看来,汽车如果一直作为奢侈品存在,必然会制约其发展。

感觉上有点像后世:兰博基尼市值再高,也不可能超过大众。

流水线一经推出就获得了空前成功,汽车价格开始迅速下跌。

尤其在美国,1913年一辆T型车要花工人两年的收入,而1924年时只要3个月左右。

生产线上平均每10秒钟造出一辆,每24秒就有一辆新的T型车卖出。

其他所有与福特竞争的厂家都无法打破这项纪录。短短几年间,福特就成为了最大的汽车公司,而亨利·福特本人则获得了“汽车大王”的称号,同时获得巨额财富,一跃成为财团级的存在。

李谕的工厂里,邹周和大卫·别克有样学样,引进了福特的管理模式,进行流水化生产。

——要是不这样做,工厂也满足不了福特的订单。

福特赚得狠,李谕赚得同样狠。

毕竟李谕现在已经是汽车行业的隐形上游大佬,握有最关键的汽车专利。

福特汽车的设计理念还是要照顾目前糟糕的道路行车条件,所以绝对离不开李谕的四驱系统、底盘专利、变速箱专利、换挡结构、电子打火系统、车灯系统、后视镜等。

流水线属于管理上的创新改进,而大卫·别克作为技术大佬,更加痴迷于技术本身。

李谕之所以不愁发动机,就是因为有他在。

大卫·别克借由李谕的专利,然后参照多家公司产品,也造出了轻盈并且散热优良的飞机发动机。

虽然与欧洲还有美国其他厂家的顶级发动机还有差距,但差距不明显,算是主流水平。

李谕准备运一批发动机回国,同时也运一批T型车回国销售。

T型车在美国很便宜,但算上海运,抵达国内后价格最少是美国的三倍。

T型车相比欧洲车在品质上差了一点,但价格便宜,而且它还有个各位意想不到的优点:省油。

T型车的油耗水平在百公里七八升左右,放在一百年后也是个可圈可点的成绩(常见的SUV城市通勤油耗普遍在10升上下,甚至更高)。

作为对比,民国时期国内销售的雪铁龙汽车,油耗在十四五升以上,差了一倍。

民国时期的汽车是典型的买得起,养不起。

汽油价格那么贵,如果差出一倍油耗,开起来后在油费上的差距相当之明显,公子哥也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