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爱国公债”(第2/3页)

当今之世,不学西学自然不可能。陆润庠知道李谕大名,所以亲自来会一会。

“陆大人光临寒舍,有失远迎!”李谕说。

陆润庠已经是个七十岁的老先生,他说:“李帝师,虽然是头一次正式见面,不过我已多次听过你的大名。”

李谕随口说:“虚名罢了。”

陆润庠说:“我也学习过西学,不过西学过于繁杂琐碎,还得专精之人才能教授皇帝。而阁下拥有天纵之才,冠绝西学,是再合适不过的帝师人选。”

反正是个没影的事儿,李谕轻松地说:“朝廷委派如此重任,诚惶诚恐,就怕做不好。”

陆润庠说:“帝师有作为前朝光绪爷帝师的经历,难不倒你。”

李谕看他心情不错,于是说:“听闻陆大人书法是当世第一,能不能求几个字?”

陆润庠说:“什么字?”

李谕想了想说:“青丝归处。”

陆润庠脱口而出:“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的《将进酒》;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还是李白的诗。”

李谕还好背过李白的首诗,附和道:“不愧是陆大人,瞬间就猜到了。”

陆润庠说:“我也喜欢李太白,拿笔吧。”

李谕笑道:“我这有从俄国带回的伏特加,李白写诗要喝酒,陆大人题字要不要尝尝?”

“洋人喝的酒?”陆润庠说,“给我尝尝。”

李谕倒了一杯,陆润庠喝了一口,啧了一声:“酒体太烈,是民夫之酒。”

清末民初基本没有喝白酒的习惯,陆润庠这么说很正常。

陆润庠不再喝剩下的,一气呵成写了“青丝归处”四个大字。

作为晚清一名大书法家,陆润庠的字很不错,尤其擅长写匾额上的大字。

李谕当天就找师傅照着做了个大匾额挂到理发店。

知道有状元题的字后,理发店的生意明显好了起来。

就是此后陆润庠知道自己题的字竟然做了理发店的招牌,估计不会好受。

几天后,理发店来了个大主顾——袁世凯。

袁世凯派头大,亲兵直接围住店门口,让他一人进入。

他们也早就提前告诉了李谕。

“袁大人,您到这里是?”李谕问道。

袁世凯说:“到理发店,当然是理发。”

李谕问:“都剪掉?”

袁世凯说:“剪短一些,不要都剃掉,稍微留点。”

看来袁世凯还没有完全下决心。

赵谦的哥哥赵让知道眼前是当今第一权臣,手有点哆嗦。

李谕给他吃了颗定心丸:“剪吧,以后店里的生意会更好。”

由于并非全部剪掉,所以只是一剪刀的事儿,非常快。

袁世凯看着自己这大半根辫子,自顾自说:“一刀两断,却斩不断烦恼丝。”

李谕说:“袁大人是军人,新军剪发算不上什么。”

袁世凯眼神中飘忽不定,突然问道:“疏才,我听说你还是法国科学院的院士,你说,法国那个什么路易十六,是不是本来有机会不上断头台的,还有什么别的出路吗?”

李谕心中一惊,缓缓说:“这事得问问南边怎么说。”

“能商量?”袁世凯问。

“能!”李谕点了点头,然后拿出那本法国大革命的书籍,“袁大人,这本书您可以好好看看。”

“很好!”袁世凯高兴地接过,“我要仔细研读研读。”

书是英文的,但袁世凯府上不缺翻译。

袁世凯走后,赵让腿一软坐到椅子上:“俺竟然给袁大人剪了头!和做梦一样。”

李谕说:“等新闻报出来,你可就有的忙了。”

第二天的报纸果然报道了袁世凯剪发一事,顿时成了热点,许多报纸相继转载,甚至有些报纸绘了袁项城剪发图。

赵谦高兴地把报纸拿给李谕看,除了袁世凯剪头的事情,李谕又看到了另一条新闻:“为救济国难,朝廷度支部现发行‘爱国公债’,大家应踊跃参与!可到度支部金银库、大清银行、京师商务总会购买!朝廷信誉担保,不仅归还本钱,还有逐年利息!”

李谕笑道:“还有个屁的信誉。”

李谕想得没错,根本就没人愿意出钱大清这个所谓的国债。

最讽刺的事,连满人都不买。

紫禁城太极殿中,袁世凯为此事专门找到隆裕太后,奏报道:“太后,论政体本应君主立宪,今既不能办到,革党不肯承认,即应与之决战。但战须有饷,现在库中只有二十余万两,不敷应用,外国又不肯借款,是以决战亦无把握。”

如今这么多省独立,大清的江山岌岌可危,隆裕太后急道:“袁世凯,你是总理大臣,你快想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