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百年骗局(第3/3页)
不过,擅长历史杜撰的“公知”,只呈现了“历史井盖”上面,却刻意地不把“井盖”翻开。
如果任何一个人给你说,殖民者是为了让殖民地更加繁荣昌盛,那他不是傻,必然是坏!
德国在青岛的下水道工程,压根儿就不是为中国人准备。
殖民时期的青岛被分为西人区和华人区,德国人住在西人区,中国人则住在大鲍岛等华人区。
下水道这种现代化设施只分布在西人区,华人区根本无从享受。
德国海军建筑顾问博克曼甚至说:“下水道工程避免中国居民用过的脏水流经欧洲人居住的地方,这些脏水会产生极大的危害。”
下水道确实是城市的市政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堪称城市肾脏。
但后世的现代化青岛可是近千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已经过数轮扩建,德国下水道遗留的管道,只剩下2.6公里,不会有公知不懂排污工程还敢说这点管道可以胜任庞大的青岛市的排水任务吧?
青岛之所以不易积水,根本原因特殊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三面临海。
积水可以迅速排入大海,很难形成内涝。功劳簿上,可以写地形,可以写大海,但却写不到德国。
更何况现在的青岛下水道,是made in china。
蔡元培的眼界属于民国时期比较开阔的,他后来留学德国,对德国有很深的感悟。
蔡元培说:“我知道疏才兄弟是普鲁士科学院的一名院士,而欧洲在文化等各个方面仍然执世界之牛耳,甚至于你所说到的美国,在德国人眼中也不过是蛮夷之地。”
蔡元培说的其实是现实情况,起码一直到一战结束之前,欧洲仍然没有十分看得起美国。
即便那时候美国的经济、军事、科技全都超过了欧洲,但欧洲人骨子里的那种骄傲无法改变。
李谕倒是不讨厌这种骄傲感,因为中国也有……
文化自信嘛,其实根植在骨子里,只不过缺少释放的媒介。
李谕再不懂政治经济学,以一个百年后人的世界观也远超此时的任何人,两人边喝酒边聊了起来,一直喝到深夜。
蔡元培深深打了个酒嗝,“疏才兄弟,我很少喝这么多酒,能让我甘心喝酒的人更少,你是少有的一个。”
李谕脑袋也有点晕。我去,民国这些大佬怎么一个个酒量这么大?不科学!
李谕回道:“鹤卿兄,来日方长,这点酒算什么,毛毛雨!”
蔡元培哈哈大笑:“小子,改天我带一个能喝的,保准你喝到不省人事!”
李谕也笑道:“小弟早就不胜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