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数据治国(第2/4页)

只要基本盘不乱,那海外即便乱成一锅粥,甚至说就算海军都跟着闹起来了,大明也有一年下水数百艘战船,培养数万海军的实力来收复疆土。

这个道理,在场的四人都明白,但具体应该怎么做,这需要江淮明说。

对此江淮也没有遮遮掩掩,而是开口说道:

“朝廷的税收潜力已经被开发出来的,而现在朝廷又经过实验拥有了银行储蓄和国债这两个财政保险,算上金库的话那就是三个。”

“臣前几日看过户部直辖金融司的财政报告,当下大明银行有储户七百六十七万四千余户,储蓄金有二亿八千六百二十七万余贯。”

“金融司除去了储蓄超过一百贯和低于十贯的储户,剩下还有一百四十余万储户,平均的储蓄为六十三贯,总储蓄八千八百余万贯。”

“储蓄超过一百贯的,则是有五十七万户,平均二百二十六贯,总储蓄一亿二千八百余万贯。”

“在这其中,储蓄超过一千贯的仅有三千六百余户,平均储蓄八千四百余贯,总储蓄三千余万贯。”

“也就是说,不到二百万户储户,占据了储蓄金的85.6%,剩余五百六十余万储户仅占14.4%,平均下来每户仅有七贯储蓄。”

江淮说罢,深吸一口气才继续道:“当然,这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毕竟国朝百姓向来有藏钱的习惯,况且敢于信任银行并不代表就要把所有钱粮储蓄在银行之中。”

“不过单从这个储蓄来看待问题,也能看出许多问题了。”

“这份报告,是陛下从洪熙五年便让金融司汇报的,而值得关注的是,乙未颜李案前,陛下特意让金融司临时根据数据制作了这份报告。”

“不过相较于眼下的情况,颜李案前,储蓄超过一百贯的有八十五余万户,总储蓄是同年储蓄金的64%左右。”

“此外,储蓄超过一千贯的储户仅有一千四百余户,储蓄金仅有九百余万贯。”

“颜李案过后,储蓄超过一百贯的储户仅剩下了四十八万余户,储蓄金降低到了39%左右。”

“但与此同时,储蓄金超过一千贯的储户却骤增,一直增加到了三千户左右。”

江淮通过金融司的报告在阐述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在经过他说出后,众人都明了了他话里的意思。

“储蓄超过一千贯的储户之所以激增,无非就是那些人为了让陛下知道他们的态度,这三千万贯,便是朝廷可以随意挪用的钱粮。”

王骥道出一个事实,江淮也心情沉重的点了点头。

陆愈闻言也开口道:“若是陛下以此等手段来判断是否行大案,那我们也可以顺应着来判断陛下何时行大案。”

他拿起毛笔在一本空白白纸上简单计算,便得出了当下超过一百贯储蓄的储户掌握储蓄金比例,答案是44.7%……

“他们不知道将钱粮存储银行会被朝廷所知?”

朱瞻壑皱眉询问,江淮则是回答道:“他们自然知道,所以他们并没有储蓄他们手中的所有钱粮。”

“过去五年,银行储蓄翻了近一倍,兴许在他们看来,他们的储蓄并不算多,但是其它百姓和勋贵也是这般想的,所以达到了一个平衡。”

“人自以为聪明,但只要他们把钱存入银行,他们的钱粮数量便已经被朝廷获知了。”

“依照上次抄家的情况来看,银行储蓄只占他们资产的二三成,大头还是在田地上。”

“朝廷当年查抄的田地,到如今都还没彻底卖完。”

“等到这些田地卖完,储蓄金又将极端分化起来,而那时便是该动手的时候了。”

江淮这般说着,陆愈却皱眉道:“虽然这么说,但如何判定这些人是否干净?”

“陛下应该不会随意对付那些身家清白,仅凭双手劳动赚取钱粮的人。”

“很简单!”江淮开口道:“用五百六十余万的普通百姓储蓄增长速度作为对比,如果远超百姓储蓄增长速度,那就需要调查。”

“储户开户需要提供户籍证明,只要想查都能查到。”

“以西厂和锦衣卫的手段,想要查清楚这些人是否干净并不困难。”

“尽管这是一个大工程,但想来殿下应该清楚锦衣卫及西厂数量和手段。”

江淮把问题抛回了朱瞻壑手中,而这个问题也是大明朝的一项绝密。

西厂和锦衣卫数量经过改制后,便基本不再对外公开。

虽然俸禄是户部在发,但实际上是户部先把钱粮运给内帑,由内帑操作银行将西厂和锦衣卫的俸禄发出去。

户部如果想要查也简单,但没有哪个人会想着去查这笔账,因为能查这笔账的只有四个人。

分别是户部尚书、左右侍郎,金融司侍郎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