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把控舆论(第2/4页)
随着散朝,大明每季度刊发一次的《大明报》也开始八百里加急送往地方。
在百姓们不知所谓,欢度新年的时候,天下各地的《大明报》在正月十六清晨发行各地报社。
习惯性看报纸的百姓得知今日开始结清第一批的国债本金及利息,并且停止发行铁路国债后,许多手中有闲钱的百姓纷纷前往了银行看起热闹来。
大明二千四百家银行,从未有一天像今日这般热闹。
许多人前往兑换本金和利息,也有的人试图抢购国债,但却被宣布已经停止发行,气愤的捶胸顿足。
看着那些兑换本金和利息的人,许多人懊悔不已,痛恨自己的短视,也痛恨朝廷突然停止国债的发行。
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而他们恰好就是大明整个阶级中的中产者。
随着大明朝的人口不断膨胀,地方上的田价越来越高,投资土地的回报见效太慢。
在这种环境下,《大明报》上也出现了一篇专门写了土地投资的文章。
文章中以河南举例,在永乐、洪熙大搞西北人口和江南人口迁入河南前,河南人口不过二百万,耕地也不过二千七百万亩。
在朝廷大搞人口迁徙后,河南人口在不到二十年间翻了一倍,如今人口四百余万,耕地却仅增加到三千三百余万亩。
在洪武年间,河南一亩上等田不过七贯,而今却涨到了十五贯。
田价虽然涨了,但产出却并没有太大变化,毕竟河南的水利在洪武年间就十分重视,水利带来的粮食产量早就落实了。
一亩河南上等田,每年最高产也不过亩产二石,贩卖后能得到七百文。
对于富农和小地主们来说,他们是不可能自己下地干活的,土地都是租佃给贫困的农户耕种,他们收的田租最高不得超过朝廷规定的四成,所以每亩田每年的回报是二百八十文。
在田价十五贯每亩的情况下,每年回报仅二百八十文,也就是说一亩田需要五十四年才能收回本钱。
如果是这样,那年利率也不过就是1.86%罢了。
同样,如果购买朝廷原本发行的铁路国债,那只需要二十年就能收回成本,投资回报率是土地的250%,简直不敢想象。
这篇文章一经发布,霎时间许多人更为后悔。
如今是洪熙五年,大明推行官学已经过去二十二年,全国推行官学已经过去七年。
在礼部的统计中,大明的文盲率从洪武三十三年的92%骤降到如今的74%,也就是说,有近四分之一的大明百姓是识字的,而他们识字便自然能读懂这通篇白话的文章。
一时间,悔恨充斥着这群人的心理,不少人不断追问国债何时重新发行。
不仅是民间,就连官员们也开始上疏请求发行国债。
他们的理由冠冕堂皇,觉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外加朝廷原本修建铁路就耗费巨大,故此发行国债无疑能在短期内解决财政负担。
他们的理由是如此,但实际上他们所想的不过就是从国债中分一杯羹罢了。
毕竟朱高煦曾经说过,国债属于合法收入,而这无疑成为了官员们最佳的投资品。
最终,在天下的群情激奋中,洪熙五年第二季度的《大明报》宣布了发行三千“大明建设国债”,分别有定期三年、定期五年和定期十年三种,利息的利率从三年的2%到五年的2.5%,再到十年的3%不等。
这次发行的数量,分别是定期三年的两千万贯,定期五年的一千万贯,以及定期十年的五百万贯,总数三千五百万贯。
尽管利率的降低让百姓和官员们不满,但当报纸刊登出来的时候,全国大部分中产阶级还是蜂拥向了银行。
许多人都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思准备购买定期十年的国债,然而等他们到了银行的时候才发现银行只有定期三年的国债了。
定期五年、定期十年的一千五百万国债刚刚开盘便被购买一空。
不少人虽然觉得奇怪,但只觉得是国债太火爆所致,于是纷纷将资金投向了定期三年的国债。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三千五百万贯国债被销售一空,而这次的操盘也让郭资察觉到了报纸的重要性。
“陛下,这次的国债发行,其中五年与十年的定期,早在银行营业前便被抢购一空。”
五月初,在国债被抢购一空的时候,胡纶正在武英殿里作揖汇报。
普通的百姓不知道一千五百万贯的五年、十年国债去向,但朝廷可不能不知道。
其实在消息传来武英殿的时候,朱高煦便已经猜到了这些国债的去向,让胡纶调查,不过是为了彻底确定罢了。
“他们在三月二十九开始便开始购买国债,同时将债券日期填写为四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