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瓦剌西迁(第2/4页)
反正他麾下五百人的大小事宜他都能处理,就是不如朱瞻基速度快罢了。
“可以这么想,但不能真的这么想。”
朱棣说了一个绕口令,同时将目光投向营盘。
八万人聚集的营盘规模宏大,看似很多,但等大军抵达漠西,这八万人恐怕只能剩下两万了。
若是太平和把秃孛罗是疑兵之计,实际上已经和马哈木勾搭上,那也够明军喝一壶了。
当然,这种可能性不大,朱棣并不认为太平和把秃孛罗有这样的胆量。
他们不是马哈木,马哈木在这几场战事中俘获了不少鞑靼部俘虏,故此实力增长,但太平和把秃孛罗在与鞑靼的这两场战事中损失惨重,本部兵马不过万余人。
如果大明不对付马哈木,那马哈木兴许会在吞并鞑靼后调转马头对他们下手。
故此,借助大明的力量来削弱马哈木,这是他们所想的,也是朱棣自信他们不会参加的原因。
“三日后出征,你们俩小子好好准备吧……驾!”
朱棣交代一声便抖动马缰,向着远方的策马而去。
或许只有在草原策马的时候,他才能找回那个曾经年轻的燕王。
“爷爷,等等我!”
朱瞻壑抖动马缰,朱瞻基也一言不发跟上,爷孙三人身影渐渐远去。
三日后,八万大军拔营向西,阿力台率领万余鞑靼骑兵作为大军先锋,一路搜寻马哈木的踪迹。
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马哈木已经西遁,而南边北京城的朱高煦则是在为手头上的政务头痛不已。
时间进入六月,朝鲜及日本、暹罗等国不断有奏疏送抵北京,事情主要是他们在昆仑洲的利益争夺。
日本虽然对于大明来说就好似一只虫子,但对于朝鲜和暹罗来说却是国力几倍于本国的大国。
暹罗虽然拉上了南洋诸国结成同盟,但面对日本不断侵占河流的做法也只能忍气吞声。
双方在一条河流爆发了冲突,双方各自死伤数百人。
日本撤退后,朝鲜对日本的营地发动袭击。
朝鲜宣称自己是自卫出击,而且只击伤日本数十人,抢走黄金百余两。
日本则是上疏说朝鲜导致营地内死伤近千人,数千两黄金被掠夺。
双方各执一词,消息传回国内后纷纷向大明上奏,希望大明调节。
尽管三方死伤数量看似不多,但想要投送上千人前往昆仑洲,所消耗的物资也确实不在少数,更何况朝鲜抢夺的黄金到底是百余两还是数千两,这也有待商榷。
对于这件事,朱高煦决定各打三十大板,首先责令朝鲜归还黄金给日本,并赔偿一百份抗疟粉给日本。
其次,日本停止对暹罗河流入侵,并归还侵占河流。
最后,朱高煦根据三方的情况,给他们各自划定了淘金探索区,并勒令大明民间商帮向南方淘金,不得参与北方的冲突。
在他的划分下,当地由北向南被细分为“南洋诸国联盟”、朝鲜、日本、大明民营四块地区。
北边有木骨都束千户所作为监督,南边有昆仑洲宣慰司作为监督。
朱高煦特意将实力较弱的南洋放到北边,大明民营放到南边,特意将日本与朝鲜放在中间并相邻。
尽管在他划分的区域中,这片区域比三方势力的本土还要广袤,但真正能被他们利用的地区并不多。
双方之间必然会为了资源而产生摩擦,而这也是朱高煦想要的。
很快,在他的划分下,各国分别拿到了一块面积不小的疆域,而这份图也被命名为《昆仑坤舆图》。
将昆仑洲的事情解决后,朱高煦便开始继续将注意力放到了国内。
时间一点点过去,北方的各类水泥场、炼铁场在不断工作,西北铁路的勘查也越来越向西。
至七月,西北铁路已经勘察到了肃州,剩下的只要把肃州到沙州、瓜州和哈密的铁路路段给勘察完,便可以根据朝廷国库情况来动工了。
与此同时,北方也传回了消息,并且与朱高煦预期的差不多。
【虏闻朝廷出兵,挟其属以遁,沿途弃孳畜甚多,部曲离散,我师沿途搜捕,俘牛羊上万,胡虏妇孺数千】
“和我预料的差不多。”
七月中旬,随着北边的消息传回,朱高煦颔首道:
“这马哈木吃了一记痛,却是再也不敢与朝廷交锋了。”
他话音落下,亦失哈也递出一份手书:“陛下,这是太上皇手书。”
“嗯”朱高煦接过打开,一目十行看了个大概。总的来说,朱棣不太想让这场北征徒劳无功,故此希望将太平、把秃孛罗纳入燕然都司的管辖范围,同时册封他们两人为都指挥同知。
对此朱高煦也十分赞同,毕竟有了这个名头,日后大明向西筑城进入漠北也就有了名头,而所需要耗费的,无非就是每年支付给太平、把秃孛罗二部数万贯俸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