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穷途末路(第3/4页)

“陛下,第一批五万石粮食和五千石豆料已经运抵!”

负责与孟章联系的李失率先带着一千骑兵护卫两万民夫和两万挽马将粮食运抵兀良哈秃城。

朱棣上前将他扶起,随后询问道:“走恼温江水运,再转陆路到这里,损耗了多少粮食和豆料?”

“粮食不足一万石,豆料不足八百石。”李失不假思索的回答,让朱棣立马喜笑颜开。

“好好好,老二选的这条水路好,选的好!”

前一秒还在骂朱高煦的朱棣,此刻又夸赞起了朱高煦。

要知道以往他们走大宁出兵北巡漠东,单单路上损耗的粮食就在五成。

十石粮食,往往只有五石能运抵兀良哈秃城,再往北还得再多。

如今有了渤海水师和恼温江的水运,这个损耗被降低到了不足两成,节省出来的三石粮食,足够让一名甲兵吃四个月。

“王彦,李远和增寿有没有找到兀良哈的主力?!”

朱棣回头对木屋门口的王彦喊叫,王彦也连忙走出作揖:“陛下,尚未寻到,想来那脱鲁忽察儿是去了更北边的地方。”

“不管了,准备准备装上军粮,大军三日后出发,沿着哈剌温山脉(大兴安岭)一直向北搜寻。”

朱棣开口下旨,随后便走回了木屋之中。

随着他的旨意下达,马步兵们开始砍伐哈剌兀山下的树木,虽说这里的树木被兀良哈人砍伐多年,但哈剌温山脉的树木依旧郁郁葱葱。

为了避免吃冷饭,各小旗都得准备好自己的柴火,而得到消息的明军也开始行动起来。

只是一天一夜,兀良哈城以西,哈剌温山脉脚下的数百亩树林就被砍伐一空,徒留数千上万的树桩。

李失被朱棣委派继续砍伐木柴,以便大军凯旋时可以从容南下。

此后两日,甘越、李齐二人各自运输了两批粮食抵达兀良哈秃城,朱棣则是要求全军将粮食制成军粮。

在三万大军的动手下,十五万石粮食被制成了一万五千石军粮携带,直到第三日孟章率领民夫运抵第四批粮食时,朱棣才让三军吃了一口白米饭。

五月二十六日,伴随着朱棣的一声令下,三万马步兵与四千骑兵开始北上搜虏,被留下的两千骑兵则是负责八万民夫运粮的护卫。

六月初二,经过六百里的行军,朱棣率领大军抵达了兀良哈秃山。

作为兀良哈人聚集的祭祀之山,此时的这里只剩下一堆被焚毁的废墟。

朱棣翻身下马,看了一眼被焚毁的房屋后便判断道:“他们应该走了快一个月了,东西两边有消息没有?”

“暂时还没有,牧群的痕迹都被前几日的大雨给冲洗了。”跟在他身后的王彦回答,同时孟章也对朱棣作揖道:

“陛下,兀良哈秃山的北边,东北边臣都派哨骑去过,那里以泽地居多,胡兵绝不会向北边和东北边走。”

“太子殿下当年带兵时说过,哈剌温山脉可以横穿,只要找对地方就行,故此臣以为我军当把搜虏方向放在西北方向。”

孟章身为渤海派武将的第三人,他的话还是很有分量的,朱棣不得不重视,但同时他也说出自己的经验。

“脱鲁忽察儿没有在哈剌兀战败后就投奔鞑靼和瓦剌,想来是因为不太想掺和他们内斗的事情。”

“这次我们北上虽然给他们带来了压力,但他也不会因此而西逃。”

“俺估计,那脱鲁忽察儿此刻正带着部众躲在哪处山坳里,准备等我们撤退后他们再南下。”

“你率领增寿和李远、李失三人各领千骑,向哈剌温山北麓一路搜寻而去,必定会有收获。”

朱棣说罢,孟章也不假思索的作揖应下。

很快,四千骑兵被他调遣,由兀良哈秃山向哈剌兀山脉东北麓搜寻而去。

事实证明朱棣和孟章指出来的方向是对的,四千骑兵不过奔走百余里,便寻到了一个人数在四五百人规模的小部落,并将他们纷纷俘虏。

孟章让李失带他们南下兀良哈秃山,自己则是继续与徐增寿、李远探路。

六月初四,李失带着被俘的小部落头人返回了兀良哈秃山,而明军已经在这里砍伐树木,修筑了军营。

“走快点!”

望着被砍得光秃秃的兀良哈秃山,那小头人挫败的低垂着头,被李失带进了营盘之中。

他双手被束缚,好像一匹马被人牵着走。

在这里,他可以感受到那从四周传来的炙热目光。

如果李失准许,他毫不怀疑自己的头颅会在下一秒被那群穿着鸳鸯战袄的兵卒砍下。

“到了,跪下!”

李失用力一拉,那小头人便踉跄跪在了草地上,仓皇失措的抬头,见到了一顶大帐,以及从大帐走出的那张熟悉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