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郑和下东洋(第4/4页)
“儿臣想,今年先将对日贸易的市舶司设立起来,其次运送粮草前往广东钦州府,由傅让他们在七月携带火炮火枪返回广西都司训练兵马。”
“等待明年入冬,大军挺进安南,海陆配合拿下安南。”
“您要是想要征讨漠东,起码要等到永乐三年五月左右。”
“儿臣算过,今年与明年两年时间,渤海肇州能存粮三十万石,届时您带两万马步兵与三万屯军前往全宁卫驻扎,只需要调用十万石粮食,就可以北上拿下兀良哈秃城。”
“只要兀良哈秃城拿下,肇州就可以走水运运送粮食前往兀良哈秃城,甚至沿路为大军补给至兀良哈秃山。”
朱高煦说出了自己计算后的时间和北征所需钱粮,朱棣听后也倒没有着急,而是颔首道:
“两年半确实有些久,但朝廷现在事情多,往后推迟也正常。”
“俺等得起,不过在等的期间,你得在明年为北平的兵马增加火炮和火绳枪才行。”
“另外,俺北征得向你讨要几个人……”
朱棣说罢,朱高煦皱了皱眉:“父亲打算要谁?”
“王义、孟章、徐晟、陈昶、陈懋他们五个。”朱棣似乎蓄谋已久,不假思索的就吐出了五个人名,而且都是靖难之中颇有表现的受封勋臣们。
“那您不带英国公他们?”朱高煦无奈询问朱棣,毕竟就这阵容,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把朱棣架空了。
只是他这话说出来,朱棣脸上就露出了几分感叹:
“张玉近来上疏疲惫,想要致仕,他若是致仕了那朱勇和丘福就不能动了。”
“孟善也老了,陈武、谭渊他们被我调往西北,能用的只有李远、孟瑛、张辅他们几个了。”
“孟瑛和张辅被你调往了安南,俺只有带李远去了。”
“……”听着朱棣的话,朱高煦只觉得不对劲。
张玉如今不过五十九岁,按照张辅都能活七十多来看,张玉活到六十几并不奇怪。
何况历史上他是因为救朱棣而战死,但眼下他根本没有经历太多短兵战事,哪来的疲惫说法。
稍微一想,朱高煦就觉得有猫腻,但仔细一想,朱高煦也就明白张玉为什么会急流勇退了。
张辅将会参与平灭安南的消息估计已经被他所知,而他本身又嫁了一个女儿给朱棣,朱棣登基后还将其册封为贵妃。
也就是说,张家已经是外戚,张辅平灭安南后,大小也会获封个伯爵,到时候他们一家就有些显眼了。
反正燕府诸将都在等位置,他干脆放了山西的位置给燕府的诸将顶上,不仅能卖个人情,还能降低英国公府的存在感。
“老狐狸……”
想清楚张玉的想法,朱高煦都不由轻笑了一声老狐狸。
就他的这份性格,也难怪张辅在历史上明明和朱高煦关系不错,却没有帮朱高煦了。
这父子一家人都不想牵连政治,不过这样也好,更容易掌控。
只是他想安心养老,朱高煦却不允许。
“英国公既然想要退下,那便看父亲心意吧。”
“只是英国公身怀行军打仗的本领,就这样致仕在家养老未免会闲出病了,不如让他前往国防大学担任讲习如何?”
朱高煦能看出张玉的想法,朱棣自然也能看出,因此他听到朱高煦的话后不免笑道:“好好好,确实不能让他闲着。”
“父亲英明!”朱高煦不吝赞美,朱棣闻言则是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恋恋不舍的将大号火绳枪递给了傅让。
“这次平灭安南要是成了,朕便恢复颖国公府的爵位。”
“谢陛下隆恩!”傅让闻言连忙单膝下跪,朱棣也笑道:“你还是与你几个哥哥好好商量吧,别到时候他们不高兴。”
“臣已经与几位兄长书信来往过了,不管陛下复爵给谁,臣等都无异议!”傅让低着头回应。
见状,朱棣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只是对朱高煦交代道:
“渤海运粮肇州的事情你可得早早准备,平灭了安南后,我要立马北上把兀良哈给打服。”
“父亲放心吧。”朱高煦轻笑摇头,随后便与朱棣走出了军营,各自乘车返回宫城。
倒是在他们离去时,顺江流而下的下东洋舰队也越过了龙潭。
站在甲板上,郑和穿着朱棣赏赐的蟒袍,意气风发的眺望远方……
《明太宗实录》:“永乐元年五月戊寅,上命郑和为正使,杨展、杨俅为副使,奉使东洋。将士卒二万七百余人,多赍货物。造大舶,修十八丈、广十二丈者。自应天长江泛入海往东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