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育婴圣手(第2/5页)

把这八个府的人绑到自己身边,自己那个三叔,也就再也没有能力和自己争了……

目光放到涉及朱高煦的那本奏疏上,朱允炆略微眯眼:“你也就只能到此为止了。”

“好暖和啊!”

在朱允炆已经不把朱高煦放在眼里的时候,吉林城也随着时间推移进入到了冬月(十一月),全城开始享受供暖。

每个民坊的锅炉开始不断添加柴火,旁边还有一口类似手动压水机的东西,不断将水从地下抽到一旁类似锅炉的铜炉之中。

沸腾的水化作水汽,在漆黑一片的火道之中飘荡。

它们涌入民居之中的火道与火墙,接触到火墙顶部后汇聚成水,顺着火道往东边流去,经过军营与育苗田,渐渐冷却后流入松花江中。

许多百姓这辈子第一次用上火墙、火道这样的奢侈品,因此十分新奇的。

水泥墙上刷有白石灰及特制的刷料,能够有效的防止水汽外逃,因此墙壁温温暖暖,许多百姓都将手放在墙上。

与百姓的新奇不同,郭琰、亦失哈这些在南边便享受过火墙与火道的人倒是十分平静,但对于能在吉林城享受火墙火道,他们还是比较满足的。

唯一对火墙火道不满的,或许就只有朱高煦一个人了。

“还是不够暖和……”

渤海王府的存心殿里,朱高煦用手摸着地砖,脸上略微不满。

虽然没有体温计,但是单凭体温来衡量,存心殿内的温度估计也就十二三度,并不算暖和。

“已经很不错了,殿下。”

郭琰在刺绣,听到朱高煦的话,她笑着安慰朱高煦。

朱高煦听后,也只能无奈点头,毕竟明代的防水和保温手段与后世相比,差距实在太大,能做到这样,确实已经相当不错了。

“得加大煤炭的开采才行,不然这么下去,过个七八年就得把许多山上的树木砍伐殆尽。”

朱高煦坐回位置上,旁边站着亦失哈。

他倒是让亦失哈坐下,但亦失哈偏要站着,他也不能强迫他。

“开春后扩充煤矿的矿洞吧。”亦失哈见朱高煦开口,他也说道:“再调两千人过去开采煤矿,应该能日采两万斤。”

“也行,记得做好安全准备。”朱高煦点头应下,同时对亦失哈询问道:

“对了,城里均田结束了吗?”

“昨夜刚刚结束,二十五万七千九百六十七亩,先均分了抚恤田和赏田,其次按照今年与去年参与开荒的百姓口数分下田地,有四万余人都领到了田地,每个人四亩二分左右。”

亦失哈笑着回答,朱高煦听后脸上也露出几分笑意:

“四亩二分,哪怕是按照今年粟麦的产量,也能种出二石粮食了,虽然不足以自给自足,但起码能解决半数口粮了。”

“来年,起码两万四千人的口粮有了着落,接下来就看明年能否做到自给自足了。”

自给自足,这是决定朱高煦是否能够参与靖难,并且能以何种方式参与靖难的一个先提条件。

他若是粮草充足,那他可以慢慢调兵,稳扎稳打的与自家老爹一起夹击辽东,将辽东拿下后获得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进而解决大宁。

只要大宁和辽东都被解决,那朱棣将会获得比靖难之役中更多的机动部队。

这么一来,至少在李景隆挂帅前,朱棣丝毫不需要自己帮忙,而自己可以专心对付辽东的杨文、吴高和平安,并在击败他们后拿下辽东二十五卫,利用手中兵马滚雪球式练兵,同时打造战船,渡海拿下登州,从后方牵制李景隆。

“兵贵在精,但也必须够多……”

朱高煦眼神闪烁,一旁的郭琰、亦失哈还以为他在为百姓分田而高兴,却不想朱高煦已经想到更后面的事情去了。

“军中兄弟与其子弟读书的事情,不能松懈。”

朱高煦抬头看向了亦失哈,与之交代着,亦失哈对此也铭记于心:“殿下放心,近二年以来,除了出战以外,军中兄弟都在认真读书,学习官话。”

“如今学习一年有余,许多弟兄已经能书会写,拨算数术了。”

读书写字是很难,但架不住天天学习,如今的吉林城兵卒之中,最老的那一批兵卒基本个个能书会写,虽然写不了文章,但凭借着基础的九九乘法表,还是能做一些简单账目的。

这样的学习只是第一步,之后朱高煦还要他们继续加强学习。

等他们把大部分基础知识都学懂的时候,自己所编撰的《练兵实操》就会成为他们人手必备的读物。

当下的《练兵实操》已经是朱高煦多番更改过后的存在了,他结合了平灭西阳哈,以及这次胡兵入寇的经验,将部分用不上的练兵方法删减,留下了足够实用的基础训练和练兵、带兵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