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亲情难割(第3/4页)

“这次叛乱的百姓都安排好了吗?”

徐氏笑容亲和的询问起了朱棣,脑中还在想那二十几封信的朱棣回过神来,点头道:

“安排好了,不过他们多少都有些怨气,很难解决。”

“这倒是……”徐氏皱了皱眉,脸色担忧道:“两边百姓语言不通,本就容易闹出矛盾,加上我们这边都是军户,难免会让他们觉得我们在仗势欺人。”

徐氏口中的我们,赫然就是类指从南边移民实边而来的汉人。

北平作为前元重要的统治地区,聚集了大量的蒙古人和色目人、汉人贵族,加上从辽东、漠南迁移而来的六十余万蒙古、高丽俘虏,种种内迁手段让北平这地方与甘肃一同成为了大明民族矛盾最严重的两个地区。

相比较之下,像辽东这样原本都是蒙古、女真、高丽人的地方,反而变得民族团结了起来,因为只剩下了汉人。

北平的复杂性,让朱棣十分头疼,好在他这个人个性豪放,许多蒙古、女真、色目、汉人都信服他。

正因如此,这次的叛乱才这样轻松的被解决,并没有将范围扩大。

“也不知道高煦那边是怎么解决这些事情的……”

徐氏忽的好奇开口,并疑惑道:“按理来说,高煦那里是女真人多,汉人少才对,可他那里好像没有发生过叛乱。”

“这个嘛……”朱棣欲言又止,去过吉林城的他,自然知道自己家那个老二是怎么做的,可他能做的事情,自己不一定能做。

想到这里,朱棣便老实与徐氏说了吉林城的情况,以及朱高煦在吉林城的手段。

“这些……是高煦做的?”徐氏听完后脸上不敢置信。

饶是她身为朱高煦的母亲,却也不敢相信朱高煦在理政方面还有这样的才干,并且品德会如此高尚。

她很了解朱高煦,朱高煦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总是肆意妄为,觉得没有人能处置他,所以别说平等对百姓,就连对一些武将勋臣,他都十分无礼。

这才过去几年?这孩子现在都这么听话了?

徐氏不敢相信,但她从朱棣的脸上看到了答案。

“高煦……真的变了……”

徐氏看着桌上的信,有些不敢承认,却又在语气之中有些欣慰。

她那个长不大的孩子,总算长大了。

感叹过后,徐氏也道:“确实,高煦做的那些事情,我们不可能做。”

均屯田、分口粮、高军饷、开卫学……

朱高煦在吉林城做的这些,放在别的地方,那就是杀头的罪,即便是老朱的儿孙,也免不了圈禁南京或凤阳的结局。

正是因为他所在的地方是吉林城,所以才没有人管他。

“这均屯田,从殿下往高煦那边看来的结果,是好事还是坏事?”

徐氏忽的询问朱棣,朱棣闻言却没有立马回答,而是沉思片刻后才开口:“俺当时在城内外走了走,发现那吉林城内外军户,即便遭遇胡兵入寇,男丁大多上了战场,后方的健妇却依旧积极开垦田地。”

“只是一日,俺观她们便开垦出数百亩熟田,几乎能与俺们北平的二年田相比。”

朱棣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采取一个个故事来为徐氏解答。

闻言,徐氏也有些惊讶:“一日数百亩,那现在高煦那边的田地,难不成有十数万亩?”

“差不多吧……”朱棣想到了四月份吉林城那热火朝天的景象,顿觉牙疼。

“这小子若是来帮俺管事,俺估计就不用总为钱粮头疼了。”

朱棣十分惋惜,一旁的徐氏闻言也感慨道:“若是如此,高煦在那吉林城也是一件好事。”

“照此下去,再过六七年,那吉林城恐有耕地百万亩,即便土地贫瘠,也能养民十数万。”

“他那里现在就有四五万人了。”朱棣毫不保留的揭穿,徐氏听后诧异回头:“现在就有这么多人?他靠什么养活的?”

“这个……”朱棣想了想,也觉得十分好奇:“俺也不晓得,但这小子多半是掺和了毛皮的生意。”

“这可不是一件幸事……”听到朱棣这么说,徐氏脸上又露出担忧之色,可一想到自己身为娘亲却不能帮自己的孩子,孩子自谋出路也是无奈之举。

“不知道高炽和高燧什么时候能回来。”

徐氏叹气看向殿外,心思也渐渐飘向了南京城。

“这小子确实能耐不小。”

在徐氏担心的时候,南京城乾清宫里,朱元璋拿着两份锦衣卫所书写的吉林城情况文牍阅览。

这两份文牍,分别出自第一批与朱高煦去吉林城的锦衣卫,以及两千独身军户之中隐藏的锦衣卫。

两份文牍的书写与内容都相差不多,只是细节上前者模糊,后者更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