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云南告急(第2/4页)
明初的明军仅使用碗口铳、火门枪这样的火器,要想保证稳赢游牧骑兵,就得集结和对手差不多的兵力才行。
然而到了戚继光时期,明军已经拥有了各式模数正确的火炮和重型火绳枪。
拥有这些火器后,戚继光这个练兵大家甚至敢放言“练兵数万,漠南一空”的话。
尽管嘉靖和万历没有给予他这样的机会,但一百多年后的清朝验证了他的话。
清朝在使用与戚继光时期差不多的火器对准噶尔作战时,往往能动用更少的军队,以少打多的压制准噶尔。
军队少了一半,那补给难度可能就只有三分之一乃至四分之一了,这也就意味着军队可以在草原戈壁等待的时间更长。
一旦补给难度下来,游牧民族那种“惹不起躲得起”的战术就立马失效了。
清军在塞外待的时间越长,蒙古贵族选择投靠的就越多。
有了这些人的帮助,清军又可以待更长的时间,于是投靠的人更多,那些坚持要打的蒙古贵族就陷入死循环了。
与之相比,明初的明军在第一步就卡住了,因为他们需要集结更多的人,所以他们在塞外待不了多久。
在蒙古贵族出事的时候,明军罩着他们的能力有限,既然罩不住小弟,谁还认大明当大哥呢。
就如朱棣第一次及第二次北征一样,朱高煦记得朱棣集结了十余万大军,结果等到斡难河之战和飞云山之战的时候,朱棣面对的局面却是以少打多。
每次在正面战场的兵力都是在三四万左右,其中斡难河之战鏖战本雅失里的蒙兀儿斯坦部队时,更是只有两万骑兵。
十几万大军出塞,能抵达前线的只有两三万人,这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不过这也让朱高煦了解了洪武、永乐年间明军对蒙古人的战力压制有多么令人窒息。
试想一下,如果明军能做到以一当五,那只需要在正面战场击溃鞑靼本部一次,剩下就完全可以将明军分散为十几支千人规模的骑兵深入大漠,不断的骚扰突袭蒙古诸部。
不仅如此,只要出塞兵力足够少,后勤压力足够小,那明军就可以学习清军一样在草原扎根,不断的受降蒙古诸部,最后以羁縻手段来统治蒙古。
因此在朱高煦看来,对南边需要火炮来攻城拔寨,对北边则是需要火绳枪来火力压制。
只要掌握了这两样东西,最后加上诸如棉花、海船等辅助类的物资,就足够让大明提前拥有二三百年的战略优势。
至于水泥,朱高煦不敢保证它的硬度是否能如后世那般,可起码它十分容易制造,并且比起用粮食制作的三合土,水泥所需要的石灰石、黏土和铁矿在塞外都容易获取,并且足够省钱。
不说别的地方,就说开平卫,这块地方不仅有铁矿和黏土,石灰岩储量也十分庞大,并且很容易开采。
朱高煦要做的,只有根据成品硬度来不断调整比例,然后得到最好的比例后开始批量生产。
只要有了水泥,那再配合上开平卫原本的城墙,朱高煦有把握在很短时间能加固加高开平卫城。
只要开平卫无事,自己就可以放心入关去帮自家老爹,亦或者向东谋夺大宁兵权。
想到这里,朱高煦也在不断搜罗自己脑中可实现的一些技术,试图将它们跨越百年、乃至数百年的时间,提前在这个时代将它们应用上。
不过在他认真书写的时候,林五六却重新走进了书房内。
朱高煦抬头看他,他却作揖道:“殿下,刚才王瑄和杨展来了。”
“人呢?”朱高煦放下笔,对于王瑄和杨展他还是很看重的,哪怕不能见面,隔着一扇门聊天也可以。
只可惜他还没付出行动,林五六就摇头道:“他们已经走了,不过走之前杨展给您带来了喜讯。”
“喜讯?”得知二人走了,朱高煦略微失望,但还是对杨展带来的喜讯所好奇。
“杨展之父杨俅在二十二日与杨都督在宁波府的大马鞍岛全歼倭寇石堡,斩首六百余级,俘虏倭寇及其家眷三千四百余人,此战杨俅先登码头,获功后被都督府擢升千户官,领宣武将军衔。”
林五六羡慕的说出了杨展带来的好消息,而朱高煦听后也略微一愣。明初武官想要晋升的难度可不低,尤其是杨俅这种上半年还只是一个百户官的人,按常理来说上次升为代千户后,他就应该沉寂最少一两年时间才能得到擢升。
只是没想到,后来杨俅跟着杨文屡立战功,所以才不得不让他连跳两级,当上了正千户。
这次他得了先登的功劳,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这功劳足以让他擢升为正四品的卫指挥佥事。
或许是都督府那边估计考虑到他升迁太快,所以这次没有给他擢升,但即便如此,他也得了一个从四品宣武将军的虚衔,多拿了一份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