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登高2(第3/3页)

【北宋诗人黄庭坚也有一句诗写到落木,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充分说明了落木的空阔。黄庭坚是江西诗派,学习杜甫,这句的渊源可能正在《登高》。】

秦观听罢打趣道:“我便说你这句袭自老杜,被后辈看出来了吧!”

黄庭坚半点不怵:“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不有来处,盖后人读书少,反认为二人自作此语,我这叫取古人陈言入于翰墨,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秦观:……

第一次见把抄袭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南宋。

评论家罗大经自被弹劾罢官之后就无意仕途,一直闭门著书,他博览群书,对唐宋诗文颇有研究,听到水镜的讲述连连点头:“这《说木叶》的分析倒是不错,对诗文中常见意象予以辨析,则更易助人解诗。”

家人道:“你日日关在书斋,不也是在解诗吗?”

“略有不同,”他摇摇头,忽然道,“不过这倒是一个思路,诗文意象颇多,我也可解说一二。”

他脑子一转,已经有了《说落红》、《说山月》等一连串名字,多写些评论文章,他以后也能以文名世吧!

【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给予长江前后两个修饰语——不尽、滚滚。不尽,说明长江浩浩汤汤汹涌而下;滚滚,又渲染了奔腾咆哮的气势。无穷无尽的江水自西向东滚滚而来,又营造了一种辽远阔大的空间感。

大家知道律诗中间两联是要对仗的,这里,‘无边’对“不尽”,“落木”对“长江”,“萧萧”对“滚滚”,“下”对“来”,对仗极为工整。

这是诗人登楼远眺所见的景物,那,看到落木与江水,大家又会联想到什么呢?】

魏晋去汉未远,曹植反应极快:“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年已衰老,又见无边落木,怕是会有时光之叹。”

白居易道:“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这是太白《长相思》中的词句,同样是以秋景抒发伤时之感,李杜惊世之才,却仍有蹭蹬不得出的哀叹,何况我等。”

元稹奇道:“这样作态倒不像你的性子,我二人登科及第,幸得天眷,正是奋发之时,必不会如此蹭蹬。”

白居易想想也是这个道理,摆手一笑:“我只是观老杜此诗略有感慨罢了。你说得对,如今大唐虽没有开元之盛,但我辈读书,正为兼济之志,该以谋求中兴为己任。”

未央宫。

刘彻道:“朕记得那李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亦以江水滔滔而去喻时光流逝之速,两人不愧是好友啊!不过朕还是喜欢李白的《将进酒》,读来酣畅淋漓,杜甫这首,太沉重了。”

说着,他又端起了酒樽。

将进酒,杯莫停。

他不想被提醒岁月无情、光阴易逝,所以宁愿对酒当歌。

旁边的司马相如没有发现顶头上司的不对劲,但还是默默闭上嘴。

虽然两人都用到了相同的意象,但是陛下您不觉得您这个结论太草率了吗?那孔子还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呢!”李杜和孔子也是朋友?不过……他忍不住想,李白不一定,杜甫被称作诗圣,应该能和孔子一桌吧!

司马相如捂脸,糟了,被陛下传染了,他竟然对圣人这个称号很心动。

赋圣,也是圣……吧!

作者有话要说:这两联写景赏析完就可以知人论世了,目前的设想是用杜甫的人生经历争取把大家学过的杜诗都串一遍hh,我再去翻翻初中教材。

1.《宿建德江》其实写于开元年间。

2.“高台多悲风”出自曹植的《杂诗》,远处藩邦,兄弟乖隔出自刘履评论——子建远处藩邦,兄弟乖隔,而情念不得以通,故赋此诗。言‘高台悲风’、‘朝日被林’,以比朝廷气象阴惨,远君子而近小人也。

3.徐谓《四声猿》:《狂鼓史渔阳三弄》(祢衡击鼓骂曹,影射严嵩),《玉禅师翠乡一梦》(因果报应)《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

4.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不有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黄庭坚《答洪驹父书》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是他的诗歌理论,强调在学习古人精华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诗歌境界。抄袭是别人嘴着玩的啦5.赋圣是某天在评论区看到的,发现小可爱们太有才了忍不住想用一下hhh6.关于大家问的更新时间更新频率还有其他一些问题我过两天弄个置顶统一说一下,脖子一直不太得劲,正在b站翻各种运动,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