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因地制宜歌舞赞(第2/2页)

本来就没什么钱的人,书都买不起,只能找人借着抄,谁又能教其演奏乐器?喇叭得有铜,鼓得有好皮子,胡琴得拿马尾巴,还要加松香……

没有钱,想学啥?瑟呀?二十五根弦的那个,然后断了后就有了锦瑟无端五十弦……

不学瑟了是吧?弦太多,贵!那么学古琴,七根弦的,找谁给你斫琴?你自己出木头?琴枕用啥木头?琴弦用何丝?

学编钟不?那玩意儿感觉敲起来简单,就是钟数量太多,所以……

所以还是吹笛子比较好,这玩意儿便宜,笛膜哪都有,苇子里面的就行,然后用大蒜汁粘,粘的时候不要绷太紧,紧了一吹就破,也别松,松了吹起来杂音太大。

故此很多官员都没有机会学,家贫,学乐器本就难,何况作曲,耗费时间,关键考科举不考啊!哪个朝代考科举都不考作曲和乐器。

“殿下,这些曲牌臣为听过词啊!”

马飞跟着哼哼几句,一直看四个亲王,见有一个目光扫过来,赶紧说,证明他参与了!

“你倒是机灵。”朱樉承认对方这种确实让自己有印象了。

随即耐心讲解:“下丘村给填的,宋词也填,格律诗同样有,另外加上特殊的曲子,等晚上你就知道了,他们故意留着不演,不应景,晚上你就知道歌在唱,舞在跳了。”

“其实可有可无的,多一个曲子就多点情怀,百姓真正需要的是吃好、穿好,以后都识字了,再搞精神文明建设,对,就这个说法。”

朱棡跟着说,下丘村给出一堆填词,却并不在乎,怕歌舞总用以前的太单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