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线膛枪泄露案(第3/4页)
不过在推动这些殖民地种植经济农作物,搞畜牧业的同时,大楚帝国也继续严格的执行工业技术封锁计划,避免这些殖民地自主搞工业,然后某一天就弄出来什么线膛枪炮了。
很多年前,大楚帝国就以国防安全为名,制定了一系列禁制出口产品名单,包括粮食,先进武器装备,可以制造武器的设备等等。
而这种禁制出口也不是什么新鲜产物,而是华夏中原王朝的传统:华夏中原王朝在过去几千年来,都非常重视战略物资的出口管制,尤其是禁止擅自向草原地区出口牛角,铁器,茶叶等战略物资。草原地区的人想要换取这些战略物资,就只能用马匹来换取。
而大楚帝国成立的初期,也对草原以及东掳,漠西地区执行严格的战略物资封锁措施,后续根据帝国的发展壮大,周边局势的改变,封锁对象,封锁物资种类也在持续的发生改变。
比如火帽击发枪,在二十年代装备服役后,就一直禁止出口。
顺带的还有制造火帽击发的铜火帽以及相关技术,枪管制造技术等等,后来又把蒸汽机列为管制出口商品,禁制向土著出口蒸汽机。
发展到如今,大楚帝国里的出口管制条例已经非常完善,根据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商品出口管制限制。
普遍来说,现代机械设备一律不允许出口,线膛武器也一律禁止出口,相关的技术也禁止出口。
最为普遍的例子,就是蒸汽机了。
到目前为止,大楚帝国没有出口过哪怕一台蒸汽机……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蒸汽机流入到土著各国。
实际上,总会有人因为高额利益铤而走险,通过各种方法走私设备到海外土著国家。
之前楚国人攻打俄罗斯的时候,就在察里津发现了一个俄罗斯人的小型兵工厂,里面已经有了好几台老旧型号的蒸汽机。
一度引起了楚国官方的调查,可惜调查最后不了了之,因为这些设备的铭文已经被磨掉,也没有从俄罗斯手里找到任何的文件记录,只知道这几台蒸汽机是俄罗斯从一个楚国走私商人手里花费高价购买的,但是这个楚国走私商人是谁,已经无法继续追查了。
而类似的情况实际上发生在世界各地范围,尤其是一些普通机械设备,在国内很多小机械作坊都能搞出来,然后偷偷摸摸的伪装成为其他货物运输到海外地区,如果再进行拆装运输,到目的地后再进行组装,那么插扣的难度就会更大。
甚至很多走私过去的设备,都不是卖给那些土著的,而是楚国人在当地开设工厂所采购的设备。
当代里,不少楚国人其实都在土著控制区里生活经商,一些楚国人也会在当地开设一些简单的工厂,但是大楚帝国是明令禁止向土著控制地区出口任何的现代机械设备的,这些楚国人就会通过各种走私的方式弄来设备。
想要全面,彻底的禁制各项工业设备的出口,难度非常大,甚至不可能实现。
冷战期间,美苏关系如此紧张,防备如此森严,但是俄罗斯人依旧能够通过走私,从日本人手里弄来五轴加工中心。
可想而知,要想在十七世纪后期,在一个全球帝国里搞全面的工业设备出口管制是有多么的困难。
而这也就带来了一个普遍性的情况:那就是技术的扩散是不可阻止的,只能延迟技术扩散的速度。
不过对于大楚帝国而言,想要全面的禁制工业技术扩散不可能,但是迟缓扩散速度却是可以做到的,同时也会针对性的对一些敏感技术以及产品进行严格管控。
这也是大楚帝国这么多年来,从来都没有放开过国防工业让民间资本进入的缘故。
因为国防工业技术的管控极为严格,为了避免国防技术外泄,大楚帝国甚至都没有在海外直辖领地里建设任何兵工厂的打算。
大楚帝国五大武器公司的所有生产工厂,研究机构,清一色都在本土范围,连美洲地区都没有。
大楚帝国宁愿花费高价千里迢迢把物资装备和弹药运输海外地区去打仗,也不愿意在美洲,南非,印度,欧洲这些地方建设兵工厂。
为的就是避免国防技术外泄。
此外,帝国官方虽然管不了小规模的工业设备走私行为,但是却可以控制工业设备的大规模外流,同时在土著控制区里直接进行打击。
设备走私过去了,你土著总得建立工厂使用这些设备吧。
而大楚帝国在这些土著控制区里也是有或多或少的情报来源,一旦发现有违禁设备大规模出现,随后而来的往往就是军事行动了。
过去几年,大楚帝国在印度地区里执行过不少次的这种军事行动,其中不少的工厂还是楚国人在印度的当地建设的呢,但是楚国官方对此的态度是非常统一的:发现一起,打击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