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巴黎保卫战(第3/4页)

楚国人的武器出口,并不是有什么就出口什么,也不是土著想要买什么就能买什么,而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出口。

比如在非洲地区,当地土著普遍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甚至连冷兵器都没有多少,所以在当地的武器出口是以冷兵器为主,火绳枪都很少卖。

在印度地区,当地土著的军备水平处于冷兵器和火绳过渡时期,他们也能自产一定数量的火绳枪,因此在印度地区包括波斯地区的单兵武器出口,主要是火绳枪,冷兵器一起出口,对波斯也卖点燧发枪。

但是在西亚地区,也就是奥斯曼帝国,这个国家实力还不错,并且之前也大量装备火绳枪,并且也能自产以及使用燧发枪了,其军备水平和欧洲那边其实差不多,已经处于装备使用燧发枪的线列时代了,因此这一地区的武器出口是以燧发枪为主。

欧洲地区的武器出口也是以燧发枪为主。

总之大楚帝国的武器出口是看碟下菜,维持一定的地区平衡,同时赚取更多的利润,更不能让出口武器威胁到自身。

如此情况下,火帽击发枪这玩意根本就不可能出口,毕竟这东西直到如今都还有一部分楚军二三线部队装备使用呢。大楚帝国的后装线膛步枪虽然也装备使用几年了,但是目前依旧没有完成全部换装。

所以短时间内,甚至十年内火帽击发枪这玩意都不可能出口的。

但是如何处理这些退役武器?封存备用?这都进入后装线膛步枪时代了,封存这些前装滑膛枪也没啥太大意义……所以到最后,这些退役武器基本只能给仆从军,主要是印度军团使用。

而帝国的仆从军,实际上除了印度军团外,还有其他几支,比如招募波斯人组建的一支波斯军团,招募东北非地区的当地人组建的北非军团,还有招募扶桑人组建的扶桑军团,只不过后三者的数量都很少,只有几千人,数量最多的北非军团也不过一万多人人……这些仆从军军团一般都被派驻到印度执勤。

但是印度军团的规模,却已经超过了十万人,编成有印度军团八个师以及八个混成旅/团,除了在印度当地执勤外,还被广泛派驻到西亚、非洲、美洲以及现在的欧洲执行任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印度军团的士兵组成,都是清一色的贱民,并没有高种姓士兵或军官什么的。

这些人,和印度那边的其他种姓的印度人,可不是友好群体,甚至是敌对的……基于印度地区独特的种姓文化传统,印度军团的贱民士兵们,在印度地区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一向来以对待其他种姓的印度人凶残而著称……有时候都不是为了执行任务,单纯是为了杀戮而杀。

这就是为什么楚国人只在印度地区招募贱民的缘故……你完全不用担心这些贱民组成的印度军团,和印度当地的高种姓群体乃至普通种姓群体混在一起反对楚国人。

甚至,这些贱民士兵们,比楚国人自己更加关心帝国在印度地区的殖民统治。

大楚帝国在印度地区最为成功的一项殖民政策,就是成功的把印度最底层,受压迫最严重,人数也不算多,过去几千年来都没任何反抗力量的贱民阶层武装起来,再用这些武装起来的印度军团执行殖民地的军事任务。

而印度军团也在无数次的作战任务里,向楚国人证明了他们和其他印度人不仅仅没有一条心了,反而是恨不得把其他印度人都杀光……嗯,派到海外其他地方作战也继续保留着极端残暴的传统。

如此,最终才有了规模达到十多万的印度军团!

印度第四师就是其中一支,三年前被派驻到南非地区执行作战任务,数月前接到命令集结并前往欧洲,然后坐着运输船抵达加的斯。

在加的斯周边简单适应了一番欧洲的环境后,就被调往法国执行作战任务。

印度第四师,其承担的任务和印度第三师在西班牙以及葡萄牙地区承担的任务差不多,平日里驻防地方,清剿作战,大规模战斗的时候则是配合正规军作战,比如说负责城市巷战,之前攻打马德里的时候,楚军的正规军只动用炮兵部队,步兵只参与外围战斗,后续入城的巷战都是由印度第三师承担的。

这样就可以让正规军腾出手来,执行各种正规的野战任务,并让正规军避免大量伤亡。

这一次法国战役同样如此,充当前锋,肃清周边的小鼓零星敌军,同时进行武装侦查这种任务,自然由印度第四师来承担。

这让很多法国人都感到了困惑……不是说楚国人都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嘛?怎么来的是一群黑不溜秋的人啊?

不是说楚国人枪炮无敌,用的是超越时代的后装线膛枪炮吗?怎么这用的还是和自己差不多的滑膛枪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