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死了(第2/4页)

哪怕还是在御用专列里,罗志学都能闻见那一股煤焦味……

这要是放在后世,妥妥的严重污染,肯定要进行各种环保治理了,但是在十七世纪后期的大楚帝国里,这却是先进的象征!

那一股煤焦味,就是工业时代的味道!

采用蒸汽机动力的各种乱七八糟的工厂,直接烧煤炼铁炼钢的钢铁厂,高密度生活居住的人群所采用的工业化生产出来的廉价蜂窝煤,这些结合到一切,你才能闻见这种煤焦味。

换个地方,你想闻还闻不着呢。

哪怕是如今受到大楚帝国极大政策扶持,定位为江北乃至中原地区工业中心的徐州,空气里也没这么浓郁,如此纯的煤焦味。

大楚帝国里,不知道多少地方的一把手官员们,做梦都想着自己的辖区里出现这种煤焦味呢。

因为,这种煤焦味的背后,代表的是大量的工厂,大量的就业人群,大量的服务行业,这些融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化城市!

你要是能够在任上搞出来这么一个工业城市,后续升官就会跟做火箭一样,若干年后进入御书房都不是不可能的。

可惜,他们很难做得到!

想要发展工商业,想要发展民生经济,也是需要看地方自身的交通条件已经资源条件的。

其他的先不说,光是一个交通就能够把绝大部分地方给排斥掉了。

再过来你还得有充足的资源啊,最好是能够有煤炭和铁矿,因为有了这两玩意,才能够炼钢,有了钢铁就能够就近发展各类机械产业。

钢铁是工业的上游行业,而煤铁矿产则是工业的源头!

但是矿产这东西,纯粹是老天爷赏饭吃,有没有自己说了不算,没有矿产资源怎么办?

那只能是想其他办法了,利用其他的优势搞其他行业了。

比如王图在河源府里就利用当地的大山独特气候优势,搞茶叶种植以及加工,黄豆种植以及腐竹加工还有其他各种经济农作物的种植和加工,粮食种植和加工,依托经济农作物产业,初步发展出来了有限的加工业。

有了这个基础后,人家王图已经是围绕着经济农作物种植以及加工产业,开始引入扶持其他产业了。

比如小型机械设备,日用五金,小规模的造船,航运,日用化工乃至很常见的纺织业。

这年头纺织业入门门槛很低,而且也挺赚钱的,并且还是劳动密集产业,又能自产自销,因此很受地方官府以及民间资本的欢迎。

大楚帝国里固然有苏秦纺织公司、汉天纺织公司这种纺织行业的庞然大物,但即便是这两家超级纺织企业,其做占据的纺织市场份额也不会超过十个百分点。

在这两大纺织企业之外,是无数的各种纺织企业,从纺纱到织布,再到印染,成衣等等,规模有大有小,同时数量几乎遍布大楚帝国的每一个城市。

随便拉出来一个府,里头可能都有一家纺织厂,只是规模有大有小而已。

哪怕是河源府这个粤北山区的穷地方,之前都有十几家纺织工厂或作坊,有着完善的纺纱、织布、印染产业链,只是规模都很小,说是工厂呢,更不如说是作坊。

王图在河源当地搞纺织业,其实也不想要搞的多么好,只是纺织业这东西吧,门槛低,搞起来也容易,而且在本地自产自销的话也是很靠谱的。

苏秦纺织公司那些大企业们,他们的市场份额大部分基本都是在大城市里所获得,在中小城市里,他们一直都没什么优势的……

除非你直接跑过去开工厂,要不然你就不可能在干的过当地的那些中小纺织企业。

因为很多地方官府为了扶持自家地盘上的纺织企业,往往会大幅度免税、官方采购、以及给予各种便利……说白了就是搞贸易壁垒,以保护本地纺织企业,继而保护就业,拉动其他产业发展。

因此那些大型纺织企业的产品,从来都不是各地中小市场的主流,各地纺织市场的主流,一直都是当地的那些中小纺织企业。

王图所在的河源府也不例外!

苏秦纺织公司和汉天纺织公司他们强就强在,能够依靠成本以及质量优势占据大城市的一部分市场份额,同时少量交通比较便利的中小城市的份额。

看似在每个地方都不多,但是人家地方多啊,这里一点,那里以点,然后汇总起来就非常恐怖了。

这一点,在天津也不例外,天津府的庞大纺织市场里,细说棉纱市场的话。

苏秦纺织公司撑死了也就占据了百分之十三左右,汉天纺织公司还要更少一些,估计也就七八个百分点。

但是天津当地的利达纺织公司,却是占据看百分之二十六左右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