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大楚帝国的武器商人们(第4/4页)

有时候武器的价格贵不贵,不要看成本,而是要需求以及政治环境。

就目前这个环境而言,二十五楚元能够买到一种能够对抗欧洲诸国燧发枪,甚至压过欧洲诸国燧发枪的高性能燧发枪,对于奥斯曼帝国而言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为此付出一些代价不算什么。

当然,人家奥斯曼帝国也不傻,再采购了首批两万支二年式燧发枪后,就开始进行仿制研究,如今也能勉强自产一些燧发枪,不过性能不达标,远不如直接进口的二年式侯版燧发枪。

因此奥斯曼帝国那边进口的二年式燧发枪,只装备他们的禁卫军,他们自产的一些性能垃圾的燧发枪,用来装备他们的普通步兵。

至于想要真正仿制出来全天候击发率达到百分之七十的二年式燧发枪,对于奥斯曼帝国而言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别看只是几个百分点的全天候击发率的增加,但实际上非常困难。

可以参考当年的大楚帝国,当年搞出来的二年式燧发枪,其实成本极其高昂……成本就要二十多楚元,后来为了降低成本用了好多年……降低成本后又把全天候击发率从百分之七十提升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这个过程他们也花了好多年。

前后用了十多年,大楚帝国才生产出来全天候击发率达到百分之七十五,采购成本降低到八楚元左右的二年式甲三型燧发枪。

而从全天候击发率百分之七十五的二年式甲三型号到全天候击发率百分之八十的十三年式燧发枪,大楚帝国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持续十几年的技术攻关,高昂的研发和设备改进成本。

大楚帝国自己为了几个百分点的全天候击发率的提升,尚且如此艰难,对于连工业基础都没有的奥斯曼帝国就更不用说了,给他们几十年估计都做不出来击发率百分之八十的燧发枪。

这说的还是燧发枪,如果是换成大楚帝国最近新装备的击发枪,一百年都够呛……

击发枪这玩意大楚帝国自己装备的都还不算多,也没有外流,但是哪怕有一天外流出去了,那些土著国家,包括欧洲的那一票国家,估计看了大楚帝国的击发枪都得傻眼……

因为击发枪的关键都不在枪支本身上,而是在那个小小的铜火帽上。

这里面的雷酸汞可是一种工业合成的化合物……没有技术指导的情况下,任凭那些土著们想破脑袋也仿制不出来啊。

这火帽击发枪还是前装滑膛枪呢,严格上来说还处于土著们的认知范围之内。

如果让土著们看到大楚帝国的枪械研究所里所正在研究的各种线膛步枪,恐怕是要怀疑人生了!

大楚帝国的枪械研究所里有不少超前的研究项目,包括前装线膛枪,也有在研究后装线膛枪。

这些东西别说土著们看了费解了,就算是大楚帝国内部的很多人看了也觉得惊讶啊。

大楚帝国的自用的一些武器装备,很多是土著们无法仿制的。

不说自用了,就算是很多出口的武器装备,土著们也仿制不出来,或者是能够仿制出来,但是性能也无法达标。

勉强性能能够达标,但是价格也绝对是天价!

因为大楚帝国出口的所有武器装备,甭管它性能好坏,那都是典型的大工业生产的产物,和手工作坊生产那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而目前全球范围内,只有大楚帝国这么一个工业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