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暴发富的嘴脸(第2/2页)
对此罗志学很欣慰!
这么多大臣来要钱,一个个都是为了自己部门着想,要么就是为了自己的政绩着想,就没个人在罗志学面前提战后赈济一事。而这事,又是罗志学比较重视的。
哪怕是没有郭全书提起,罗志学都已经是准备找人吩咐下去的了。
当即他对郭全书道:“战后赈济是应用之举,一应钱粮将会陆续到位,回头郭爱卿你要安排好。”
随即,罗志学又临时把农林部、工业部、巡警部等众多部门的负责人也是召了过来,重申了战后赈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此番东征过后,泛江南地区或多或少都会民生凋零乃至土地抛荒,而泛江南地区乃是我国最重要的粮仓,更是我国的钱袋子,各京畿、地方衙门必须通力合作,尽快恢复民生,尤其是农业生产。”
“之前我们在楚北,在楚南都是在大战过后迅速投入人力物力,施行以工代赈,修复当地的各种水利设施,给当地缺乏口粮的民众提供工作换取粮食,也会向民众免息借用粮种、工具,以帮助当地民众恢复民生。”
“这些都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前头农林部也报告上来了,楚北今年的粮食产量,已经是恢复到了崇祯五年左右的水平,并且明年还会有较大幅度的攀升。”
“楚南虽然今年爆发了大规模的战斗,但是大量农村地区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加上我们赈济及时,所以今年楚南的粮食产量也能保持和去年同等的水平。”
“由此可见战后赈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各京畿、地方衙门,必须高度重视,严格落实战后赈济工作。”
罗志学一番长篇大论后,算是给泛江南地区的战后赈济工作定下了基调。
当场,参务大臣,参务协办大臣们就是以紧张讨论,敲定了泛江南地区的战后赈济经费,预计为三百五十万两。
后续这一经费,将会陆续通过工业部下属各工厂、各巡抚、府县等衙门的专项赈济经费等方式陆续发放。
而赈济的主要方式,依旧是以工代赈、修建水利设施、免息借用粮种、农具等等。
至于直接给钱之类的,大楚帝国一向来都不干这种事。
哪怕是面对失去家园的流民里的老弱妇孺,都是采取力所能及的以工代赈的方式,体力活干不了,浆洗衣服,打扫卫生,缝缝补补的总可以吧。
当然,对于一些快要饿死的,应急类的施粥还是会有的,不过施粥后往往就会把流民直接安排起来以工代赈,而且还是强制性的。
以工代赈,这公开宣传的只是赈济民众,但实际上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控制住这些流民,避免这些流民演变为流寇。
所以,不是你想要当流民就能当流民的,大楚帝国不让……
——
战后赈济,这项工作非常重要,所以也是第一个就预定了高达三百五十万两银子的经费。
紧接着,罗志学和一票大臣们按照轻重缓急,陆续给各机构,各项事务拨款。
这弄到了钱粮,就该花,这留在手上又没用……
大头自然还是军费,陆军和海军那边都获得了额外的专项经费。
陆军那边的专项经费,是用于采购新型燧发枪,也就是二年式遂发手枪,二年式遂发步枪的。
目前汉天兵工厂那边,遂发手枪的生产线已经初步生产了,而遂发步枪的生产线也在十月份逐步完成,目前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调试当中,预计到十一月份的时候就会进行小规模的试生产。
不过大楚帝国为了能及时用上燧发枪作为主战装备,不惜花费高昂的成本,让目前这种对于大楚帝国的工业技术而言,还显得非常高端的燧发枪直接进行量产并装备。
如此一来,这价格也就上去了,遂发步枪第一批次五千支的采购价格,都到了十八两银子一支,第二批次价格会降低一些,但是估计也要十五两。
因为燧发枪这玩意价格太贵,军方采购起来也是肉痛的很。
所以,这一次是专门给军方批了一笔燧发枪的采购经费。
海军那边也获得了一批大口径舰炮的研发以及采购经费。
具体下来,就是十四斤舰炮的采购经费,十八斤舰炮以及二十四斤舰炮的研发经费。
这些大口径火炮,是为了后续建立真正的海军,装备大型海上战舰而准备的。
未来海军要是没有一批大吨位的真正的海上战舰,再搭上一批大口径的舰炮,都还不意思出长江口和郑芝龙的舰队打招呼……
手头上没有大家伙,还硬要凑上去打招呼的话,估计会被郑芝龙的船队打的爹妈都不认得……
这年头的郑芝龙的舰队,还是很牛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