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亲脸颊(第6/7页)

一片诉苦声中,祝青臣一掀衣袍,在尚书台堂前主位上落座。

尚书台还是祝青臣在时设立的——当时还叫做政事台。

那时李钺还不是皇帝,他也不是太子太傅,他们只是起义军的将军与军师。

为了统管后方政务,祝青臣与几个文官,征用凤翔府衙,创设政事台。

大概是他走之后,李钺不太会管这群文官,也不太会管这些文绉绉的事情,就直接把政事台改成尚书台,让沈竹管着。

这么多年来,李钺重用的,始终是当年跟着祝青臣的那群文臣。

李钺治国,和治军是一个路数。

他杀了高高在上的世家权贵,把他们圈起来的土地重新分给百姓。

若是国库空虚,他就带兵出去打仗,抢点钱回来用用。

谁不服就杀谁。

直到如今,他上朝的龙椅后面,放着的还不是仪仗团扇,而是两柄青铜长戟。

李钺草莽出身,他深信并且善用武力与兵权。

他知道文官有用,但他绝不会过分相信除祝青臣外的其他文官。

所以,尚书台众臣才会觉得自己蹉跎十年,在朝中无用武之地。

他们与陛下之间,始终隔了一层。

现在小祝大人回来了,那就不一样了!

众人纷纷诉苦,就连沈竹也颇为哀怨地望着他,轻声道:“小祝大人回来就好了。”

祝青臣无奈叹气,大手一挥:“好了好了,你们说的事情,我大概都清楚了。”

“迁都一事,我会马上同陛下商议。最快开春之后,就会着手准备,到时要派文臣去中原选址,你们自荐。”

“科举不能马虎,定好了三年一届就是三年一届,就从明年开始,我亲自来办第一届科举。”

“另外,绝不能分什么南北科举,开春之后,派几个官员,带着官服书册,去南边设立学宫书院,辩经讲学,教他们心服口服。”

“世家子弟,我大周从来就没有什么世家贵族,大家都是泥腿子。与世家贵族对立的,不是你们凤翔老臣,应是贫寒士子,要快速用科举把寒门士子拉拢过来,与之抗衡。”

“史官写史,不用管陛下怎么说,我已经跟他说过了,你们写你们的,他不会再插手了。另外,把你们之前写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交上来,我统一销毁。”

“陛下执意西征……我回去揍他一顿,就没事了。”

祝青臣一口气把他们提出的所有问题统统说完,长长地舒出一口气,目光轮番从他们脸上扫过。

“还有事吗?”

众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俯身便拜:“太子太傅深谋远虑,我等拜服!”

祝青臣架着脚,一扬手:“把大周舆图呈上来,我仔细看看。”

“来嘞!”

几个素来清高的文官,捧着舆图,竟小跑着上前来。

“太子太傅请看!”

他们还是喜欢跟着小祝大人做事。

小祝大人与陛下一文一武,一同治国,这才对头!

尚书台一群文官围在祝青臣身边,欢天喜地,手舞足蹈。

*

祝青臣在尚书台待了一下午,任命了几个从前相熟的官员,分管诸项事宜。

料理好一切。

傍晚时分,祝青臣拢着鹤氅,抱着从史官那里收来的《祝青臣传》手稿,在官员们的簇拥下,离开尚书台。

“这么早就要回宫?怎么不多留一会儿?”

“我们凑点钱,在临高楼给你办接风宴,请你吃你从前最喜欢的小烤羊排,怎么样?”

“要不去沈竹沈大人府上,你好不容易回来,咱们再聚聚吧?”

沈竹也点头应了:“去我府上罢,你还没去过呢。”

祝青臣连忙摆手:“今日不行,来的时候和陛下说好了,晚上要回去给他上药。”

“上药?你在宫里还兼任太医呢?”

“那可不?”祝青臣叉了一下腰,自信满满。

众人失笑。

“又没打仗,陛下什么时候受伤了?”

“你咬的?还是你挠的?”

“就你那点力气,没有你给陛下上药,哪里就疼着他呢?”

虽然嘴上这样说,但他们也不好再强留,只好将祝青臣送到尚书台正门外。

马车已经在门外等着了,两列宫人,两列禁军,浩浩荡荡。

众人一见架这势,都被吓了一跳,连忙把祝青臣给推出去。

“这儿呢,这儿呢,太子太傅在这儿呢!”

“陛下也真是心急,就一个下午没见着人,这么大阵仗。”

“倒像是我们绑了祝青青,要把尚书台踏平似的。”

祝青臣笑着,回过头,对好友们道:“那我就先回去了,明日再聚,我从宫里带酒给你们。”

“好,快去罢,别叫陛下等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