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染血的粉笔灰(第5/5页)
我把手拍在贾斯汀的手上,想叫他不要说话,但是话卡在胸腔怎么也叫不出来。贾斯汀过去没多久就发生了争吵,他的情绪很激动,右手不断在空中挥动,我的耳朵此时开始发出“嗡嗡”声,听不清楚周围的声音。
几乎就在一瞬间,领头人就把手枪指在贾斯汀的脑袋上,没有任何迟疑地扣动了扳机。
我不知道那把枪的具体型号,但一定是大口径手枪,因为小口径手枪近距离射脑袋会出现一个小孔,而大口径手枪则会让后脑勺像是剥开榴莲一样爆开,脑浆像是果肉落在地上摔个稀巴烂。
也就在这一瞬间,贾斯汀倒了下去,右手还保持着之前挥动的姿势,不停在地上抖动。后面两个人走上前来,一人拿出菜市场挂猪头的挂钩,朝贾斯汀脖子上扎去,一钩一拉一拖,就装进另一人准备好的黑色的大塑料袋里,用绳子封口打结,另一头挂了一块石头,就近沉入了河里。
我整个人都懵了,只记得那天是自己走回家的,对其他事情完全没有印象,当再次醒过来恢复意识,才发现自己正趴在**饿的厉害。
缓了两天,猜叔上门找我来喝酒。灌了半瓶威士忌,我缓过来一些。
我看着屋顶,“猜叔,你知道有个美国人在这里吗?”猜叔点头。
椅子坐的我很难受,把屁股四处挪着,“他前几天死了。”
“我知道。”
我的手垂在腿上,弓着腰,呼吸很重,眼睛看着桌面,“猜叔,你是不是事先就知道?”
猜叔觉得有些好笑,“这里是我的家,你说呢?”
我点头,“也对。”
沉默了一会儿。我鼓起勇气抬头,看着猜叔深呼吸几口,“你为什么事先不告诉我?”
猜叔笑了出来,“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那一刻,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之后几天,可能是我没能隐藏住情绪,猜叔感觉到了我的变化,几次找我喝酒的时候,他都露出扫兴的表情。
又过了两天,“猜叔儿子”过来找我。说是猜叔儿子,其实就是一个猜叔的手下,长得瘦小,一脸的刀疤,他是那种猜叔去厕所的时候会守在门口递纸的马屁精,所以我叫他猜叔儿子。他告诉了我贾斯汀被杀的理由:
金三角的贩毒组织人员消耗的很快,需要不定期补充兵源。因为十月份雨季结束就是出货的黄金期,而训练一个童兵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所以一般集中在七八月份招兵。
这些贩毒组织除了招募一些周边国家的雇佣兵,主要的兵源就来自组织附近的山村,而达邦因为人口较多,生育率也比较高,所以一直都作为中型的童兵供应地。
和外界想象中不同,贩毒组织招募童兵并不是抢掳,而是会和孩子的家庭商量。如果孩子在组织里能存活下来,这户人家每月就会得到两到七袋大米不等,取决于组织内部考核情况。
在征兵时,通常还会询问孩子自己的意见,这是为了防止孩子有过多的负面情绪,不利于训练,但大部分孩子给些零食就愿意过去。
而贾斯汀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在贾斯汀开帐篷小学之后,不仅孩子们不愿意去当童兵,就连不少大人也开始不同意了,缅甸人从众心理很强,加上达邦实在太小,一旦有户人家拒绝应征,其他人往往也会选择多做考虑。
为什么他们改变了自己的选择呢?被征兵可以定期拿到食物,而贾斯汀送出的巧克力只存在于这几个月。也许是见识到了世界的美好?也许是贾斯汀许诺给他们的希望?我没有去问过,只能在心里猜测。
“为什么以前没人和我说过这些?”我懊恼地问道。猜叔儿子惊愕看着我,“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这句话仿如一记重锤,砸醒了我。如果早知道这些,就算把贾斯汀的帐篷烧了,我也会赶他走。
可惜没有如果。
金三角的秩序很快又恢复了平静,猜叔给我安排了新的送货任务,经过村庄时,我看到有孩子和妇女站在路旁伸手,我停车,依例从后备厢里拿出些小包装的米和油交给他们。
回到营地,已是隔了一个星期的傍晚,天下着阴沉细雨,我重新来到帐篷,那里已经消失得干干净净。附近的老人蹲着抽水烟,冒起的白雾很快消失;妇女则忙着烧火做饭,都是些野草野蘑菇,不舍得加盐;熟悉的孩子面孔少了很多,只留下一些年纪小的在互相丢石子玩。
似乎一切都没改变。
直到我看到有个男孩子趴在树荫下,不停翻动面前的《国家地理》,咧着嘴在笑。
我也笑了起来,仿佛重新回到了课堂:投影仪正在播放像素很渣的图像,那是关于南美洲风光的,每跳过一幅,孩子们就会“啊”地叫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