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吃人礼教(第4/6页)
一句话就让朱元璋浑身激灵了一下。
对啊,先前一直不知道为什么仙迹总说满清满清,还以为这个朝就叫“满清朝”呢,如今才知道这个“满”是想必是族名!仙迹才会因此说满清分满人和汉人……说清朝统治者不是汉人。
所以……清朝是外族入主中原。
在朱元璋的时空,满人的先祖还是出于分裂的部落状态,“女真”、“肃慎”、“挹娄”等等部落都与满人一脉相承,但“满州”一词要到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才正式出现。
因此朱元璋绞尽脑汁,也猜不出“满清”是哪一族。
他只是无比悲伤地想:那满清……会不会是另一个元朝?
当初他好不容易驱逐鞑虏,最后大明竟又亡于外族,那这两百多年的存续岂不是都成了笑话……
想到这一点,朱元璋气血上涌,喉头腥甜。
林菱可不知道有多少身处不同历史时空的人破了大防,她津津有味地听着爷爷继续往下说:
【大家可能也觉得挺奇怪的,秦法明明大多都很公正详细,那为何秦亡于法的说法大行其道,秦朝也一度被称为“暴秦”、“孤秦”呢?爷爷个人认为秦法在某些方面制定的条例确实过于严苛,推行到六国的时机上来说也有所不妥,那么秦法的缺憾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临朝称制时期对汉法做出统治上的调整上总结出秦法之弊主要有三个方面:】
好!他倒要知晓秦法之弊究竟在何处!
嬴政顿时又振奋了精神,看到寺人领着头发蓬乱、脚镣未除的李斯进殿,他只是冷冷地往旁边一堆已经劈好的空白竹简中一指:
“好好记下,好将我大秦律法完善至臻!”
这便是还要用他之意。
李斯一怔,在狱中他多次怀念曾经和儿子一块儿在上蔡牵着黄犬猎兔子的日子,生怕被狱卒提出牢房人头落地,所以方才他几乎是胆战心惊地走了一路,直到发现来到了熟悉的大殿上,才心神一松。
陛下没有杀他!
如今陛下又还让他继续完善秦法。
“喏!”李斯跪倒在地,鼻头发酸,险些嚎啕大哭。
我的儿啊,我的大黄狗啊!
你们的爹如今可算又活了!
【汉初沿袭秦制,汉法也是在秦法基础上制定的,但大汉作为取代秦朝而新建立的王朝,不仅仅我们这些身处现代的人回顾历史时说起秦与汉都常常并称其为秦汉,生活在汉初的那些“当代之人”也对刚刚建立的汉朝充满了与秦朝相对比的审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邦与吕后以秦朝为反面教材,对秦朝以来的法家路线,做出了非常务实的调整,而这些调整也使得帝国稳定了下来,能够被民众、各地原属六国的世家所接受。
在讲汉法与秦法的区别之前,我们还要讲一讲为何当时反秦之风会如此强烈,才能明白汉初这些法制的调整有多么切中要害。其实秦始皇时期,整个秦朝只能说“暗流涌动”,反秦只能偷偷地反,但秦始皇死后,史上最有名的败家子秦二世胡亥继位了!他彻底将秦朝这辆本就不大受控的马车拖进了车毁人亡的深渊。】
嬴政忽略了前头种种,那些有关汉朝的吹捧都是无用的话,只死死盯着败家子秦二世胡亥几个字。
他终于要知道大秦灭亡前经历了什么了。
【胡亥这个秦二世只当了三年。这三年间,他主要做了什么呢?首先,继位之初他便与赵高、李斯一同伪造诏书送到扶苏与蒙恬处,先杀了会影响自己继位的最重要的两个人:扶苏与蒙恬。
让我们来看看,他这封诏书写了什么呢?
我们总对扶苏听了诏书不加怀疑就自刎而认定他是个愚孝仁弱之人,但我们如果仔细读那封诏书,就能发现,赵高与李斯不愧是最了解秦始皇的人,他们将秦始皇先前因焚书坑儒之事责骂扶苏的口吻学得十成十!他们写的诏书可谓洞察人心!诏书内容爷爷就不完整念下来了,我们只要关注这件诏书中尤其提到一件事:扶苏与蒙恬在北境戍边未立寸功,还屡次上书非议朝政。
这正是原先秦始皇恼怒扶苏而将他赶出咸阳的理由。但秦始皇真的因焚书坑儒时扶苏反对求情便恼恨放弃自己的长子了吗?将他发配到边关,是因为不愿见到他,恨不得他死吗?
其实啊,或许是扶苏没能领会他父亲对他的良苦用心啊。】
咸阳宫大殿上,清晨的阳光渐渐浓烈了起来,斜斜地打进了宽阔的殿中,将端坐在大案之后的嬴政周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李斯听到林老夫子又“旧事重提”,提及了自己将来要与赵高合谋欺杀扶苏的事情,他已经知道赵高被处死了,此时便更加心生恐惧,浑身大汗淋漓,连握着刀笔的手都在颤抖。但从始至终,嬴政都没有分一个眼神给他,只是冰冷地说了声:“继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