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蜀王李恪,燕王与烈日可汗(第2/3页)

他这个人比较看重未来,而且从他不愿意用皇权来凌驾于律法之上,而是借由素王代表的神圣来惩罚自己,而且愿意让宰相分权,就能看出他没有那种变态一样的,对皇权至高的追求。

他脑子里面没有那种一定要大集权的概念。

只要能够让国家长时间的稳定,他就愿意尝试分权。

换句话说,如果皇权受到限制,能够让大唐的国祚延续五百年,在他看来远胜过皇权独尊,却只有两百年的国祚。

见到洛苏点头,李世民手忍不住捻着白子磋磨起来,这对于任何帝王来说,都不是一件小事。

让功臣和宗室世袭刺史,他试探过几个人,大部分人都表示反对,认为这是祸乱的根源,就算是举出了靖难诸侯的例子,他们也说“心怀利刃,杀心自起,况且人心不古”,仅仅世袭刺史都这样反对,那在哈拉和林册封一个宗王,那遭遇的反对是可以想象的。

毕竟这个宗王如果无能,那就不可能镇得住那群豺狼,如果宗王强势,那如果统合了草原,一旦生出反心,就会对中原的天子造成威胁。

这让一向果决的李世民也难以下定决心,这关乎的可能是大唐未来无数年的大事。

而且,李世民皱着眉头说道:“国师,如果要派遣宗王的话,那该让谁去呢?朕心中没有合适的人选。”

河间郡王李孝恭这种不用想,让他去安西已经是李世民所作出的最大让步,适合这件事的其实齐王李玄霸,但李玄霸的能力不足以担当这样的重任,况且让李玄霸去漠北吃沙子,他也不忍心。

说是出去做王,但哈拉和林那地方,流放的人都嫌弃流放的差,李玄霸要么待在齐州、要么去扬州、苏州、荆州这种地方享福,怎么也会不想去哈拉和林。

洛苏提出了一个人选,“天子觉得蜀王李恪如何?”

“恪儿?”

李世民重复了一遍,然后一下子被沉默了。

蜀王李恪,母亲杨妃是隋炀帝之女,身负两朝皇室血脉,这个杨妃可不是李元吉的女人,那属于谣传。

蜀王李恪实际上颇受李世民宠爱,甚至可以说,除了长孙皇后的儿子之外,李恪是最受宠爱和重视的,包括在李渊的武德年间。

武德三年,李恪才两岁,就被册封长沙郡王,和李承乾是一个级别。

武德八年,才七岁,授梁州刺史,改封汉中郡王,这可是当初刘邦的封号,从汉朝开始,汉就是一个尊贵的封号。

贞观元年,以皇子的身份,从汉中郡王晋封为汉王。

贞观二年,年仅十一岁,改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都督益绵简嘉陵雅眉濛犍邛八州诸军事,比一直受到李世民宠爱的魏王李泰还要受宠。贞观五年,拜都督秦成渭武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这可是距离长安最近的几个州。

贞观七年,授都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齐州刺史,这下就真正厉害了,因为李世民真的让他去赴任,李玄霸是封号齐王,而李恪是真齐王!

亲王爵位,益州大都督,又都督齐地诸州,虽然他不是嫡子,其实他的待遇一点都不比嫡子差。

而且他虽然不是嫡子,但在这个讲究血脉出身的年代,他比起谁来也毫不逊色。

最关键的,也是李世民喜欢他的一点,那就是李世民是真的能从李恪身上看到自己当初的影子,英武果敢,擅长骑射。

简直和当初在太原之时的自己,一模一样。

如果不是出身原因的话,他一定会立李恪为太子,只可惜是隋炀帝的外孙,母亲是杨妃。

现在的李世民不会考虑让他当太子。

但如果让李恪去漠北的话,的确是非常的合适,首先他是自己的儿子,这份信任度就完全不一样。

其次李恪有能力,是能够翱翔九天的雄鹰,他这么多儿子里面,也只有李恪去,能够让他放心。

最重要的是!

国师这么说,这代表着国师认可李恪的能力,认为李恪可以承担得起这个重任,这比任何的赞誉都要高,李世民这么多年下来,还从来没有见过国师看人出过错。

这是当然,洛苏文三项99的人间极致,如果遇到不可抗力的意外,否则当然不会出错。

李恪就是洛苏李世民所有儿子里面,最优秀的那一个,所以洛苏才会提名他。

最重要的是,李恪的年龄也合适,刚好十七八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很多事。

李世民突然想到了什么,低声问道:“国师,既然恪儿这么优秀,你说恪儿能不能?”

洛苏立刻摇头严肃道:“天子,不要有这种想法,他带来的内耗还比不上他带来的好处。”

李世民闻言立刻收摄心神,又说道:“但恪儿会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