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3/5页)

他赠给王徽之一壶酒,酒只是来自寻常酒肆,亦非千金之宝,与琅琊王氏的珍酿琼浆自不可比。

王徽之却是坦然受之,仰头饮下,摇摇晃晃地踏歌而去,身影消失在江堤边的茫茫深雪中,在天际对他遥遥一挥手。

杜牧立在那里,目送他的身影消失不见,而后转头去了荆州府。

荆州乃是江左第一重地,号称“户口百万,北控强胡,西邻劲蜀”,非但是兵家必争地,亦是占了赋税大头的富裕沃土。

此处曾多年处于颍川庾氏的掌控之下,建设经营得风生水起。

后因苏峻之乱,庾家失势,兼之这一年他们的领头人庾翼去世,颍川庾氏的地位顿时如流星般坠落,不得已,将荆州这块大馅饼给吐了出来,一下子砸到了桓温头上。

桓温作为一介草根,能够上位如此要职,完全就是司马昱等皇室势力和一众世家势力进行博弈的结果,情形非常微妙。

所以,桓温来到荆州的当务之急就是建功立业,收拢人心,站稳脚步。

杜牧初来乍到,在此地没有任何身份,本不入其他高官大员的眼中,但桓温本身就不是什么世家出身,自然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再加上桓温这个人英气高迈,又长相俊美,人格魅力还是相当强烈的。

虽然眼下尚未起飞,但未来,他帐下的幕僚几乎集中了这一时期的所有英杰,就连谢安都曾短暂地在此处待过。

在桓温北伐驻军灞水的时候,尚未出山的王猛曾前来拜访他。

最后发现,人是好人,盖世英杰,但跟自己不是一条道上的。

王猛想要一个年轻仁慈的君主坐镇后方,自己可以为他开疆拓土,为他扫平四方,为他治理生民,将他一点点塑造成自己所期待的圣君模样,最后一统天下。

他们的名字会并排写入史册,从此树碑立传,密不可分,成为后人心中永远相伴的传奇。

桓温跟这个标准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不相干。

于是,王猛一挥衣袖,潇洒地径自离去,又在山中独自滞留数年岁月,终于等到了他命中注定的真龙天子苻坚。

此刻见杜牧来了,桓温眉梢微挑,将人迎进去。

开篇就是一个提问:“以你之见,如今天下的形势如何?”

杜牧从容道:“若君不能在三年时间内平灭成汉,完成第一次北伐,则三五十年内难再一统。”

因为再过些时候,就是苻坚的叔叔苻健僭越称帝,整个局势将会变得全然不可控。

杜牧将时局的分析对桓温一一道来,事无巨细,清言娓娓。

桓温见他不过弱冠之年,然而眉目俊雅,言辞珠玑似玉,胸中有万言策,更胜十万甲兵,顿时惊为天人,推崇备至。

世间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人!

“我见牧之,如鱼得水,如高祖得见子房”,他这般感慨道。

杜牧:“……”

话是好话,但「高祖见子房」什么的,总让他想起了万朝所流行的一个梗,那就是汉光武帝见陨石,「如秀见陨」。

杜牧就这样成为了桓温的谋士,未来还会升级成谋主。

他一直在等待着桓温的天命之子郗超的到来,但郗超不知究竟出了何缘故,到现在都不见踪影,便是他的表兄弟王徽之,此前也不曾寻找到他。

桓温对他的忧虑很是不解:“左右不过一个郗家子,高平郗氏自郗鉴去后便大不如前,牧之何以如此挂心?”

杜牧:“……”

你清醒一点,那是你的命定谋士啊桓大司马!!!

然而,他又不能将这话告诉桓温,于是只能在荆州府当了参军,开始熟悉一应机密要务。

本次他来与会稽王接洽,也是他自己要求的,不然桓温可不会放人。

一来他不是世家中人,会稽王说得罪也就得罪了,并无利益冲突。

二来他准备会见一下沈约等人,商议好接下来的形势计划。

……

此刻,周围的各府使者陆陆续续地递上信件。

司马昱冷僵着脸,飞速在心里评估着如今的形势。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没办法,只能掏钱!

只要他还不想就此自绝于士林交际圈,就只好将错就错,吃下这个哑巴亏。

他真的心气难平啊……花自己的钱赞助桓温,这是彻头彻尾的资敌行为!

司马昱经营了这么久,苟字当头,多年来始终维持着事事低调、冲淡谦退的良好形象,就是想爬到最高处看一看上面的风景,哪里肯因为一件小事莫名其妙折在这个地方。

唉,都怪敌方不当人!

司马昱让自己的幕僚把使者们都请进去,最后参照桓温的标准,将其他州府的粮食也都按五十万包每州的水准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