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3/5页)
军事部署简单地做了规划,但更多地还是让各位大才放飞自我,自由发挥,强调一个来去如风,神出鬼没,对付敌人那是分分钟风卷层云凶残得很,荡平万军如探囊取物。
只有小老虎那一路,因为他过于年轻气盛,还是以历练为主,郭嘉索性去给他当了随军军师。
更重要的还有民生治理。
长安、洛阳二地虽是旧都,却因连年战火轰烧,残垣遍布,函谷萧条,几成丘墟,根本不具备成为首善之都的条件。
论凋败凄惨、满地藜藿的程度,堪比李定国当年大军入滇,就差要伐竹取道,劈草开路了。
一回生二回熟,李定国就很擅长这个,留在长安一带,一面驻军屯田,扼守险要,一面分营管庄,鼓励重回生产线。
还有什么整饬军纪、清查户籍维护城池治安、设营造局以改善军需供应、和当地世族接洽合作等操作,依次有条不紊地展开。
郑成功特别关注了保护民间贸易,以尽快恢复饱受摧残的北方经济。比如铸造定额的大汉通宝,以及一厘小钱,以免民间流通中产生不必要的混乱。
此外种种修复宫室,招募四处的流民分配生产工具,开垦荒田,重建太庙,祭祀宗祖等诸多事项,皆不一而足。
更重要的还得是恢复文教礼乐。
中断多年的太学又重新开办了起来,百官家中子弟全部要受业就学,还有其他的一些知识文化也在被征服的胡人群体中迅速推广。
大汉位面的董仲舒,大明位面的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都在给学生们讲课,传薪授火。
宴会小能手平阳公主也被委以一个艰巨的重任,那就是操持雅乐,训练乐团,恢复被胡人们摧残若许年的宗庙正声。
陈群依旧重回老本行,负责修订律法,严明纲纪。
……
众人各司其职,忙得轰轰烈烈,热火朝天,好容易万事齐备,宫室皆全,诸胡慑服,传檄天下,宣告复国大汉。
刘琨于长安城称汉王,决意在一统北方后再行登基称帝。
消息传出,四海为之轰动悚然。
这可不是刘渊那种篡国窃汉可比的,是真正的汉室正统后裔,金刀之谶言犹在耳。
不管是心里乐意的还是不乐意的,欢迎还是不欢迎的,都派出了使者来拜访觐见。
而来自大明大汉的众人参加完称王典礼后,名将们就准备各奔东西,到外面征战去了。
大凡出师,总得有个标语旗号,于是这回经过讨论,众人就给刘琨选定了——补天裂。
没错,就是“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那个补天裂。
大家的理由也很充分,这句诗本来就是写刘琨的,这个“中宵舞”就是刘琨的闻鸡起舞,现在刘琨本人拿来用一下不是很完美吗?
李来亨觉得应该给小伙伴幼安争取一番权益:“咱们还是问一问幼安的意见吧,毕竟是他的词。”
“瞧你这话说的”,霍去病使劲拍了一把小老虎的肩,“辛幼安写「封狼居胥」的时候,也没问过我的意见啊。”
小老虎:“……”
要是能问到你的意见,那不得当场成灵异事件了,还写什么词,写祭文吧!
小老虎翻出天幕光屏,迅速敲了一通小伙伴,在给少年辛弃疾致以热情的问候之后,向他发送消息,申请了「补天裂」这一首诗词的版权。
对此,辛弃疾表示:“刘越石还需要吗?不够的话我可以现写,再来百十首都行。”
小老虎挥了挥爪子,由衷地问:“越石不需要了,但我需要,你能写几首词夸夸我在战场上的英姿吗?等一下回历史长河,我给你带很多很多好吃的。”
辛弃疾说好耶。
小老虎如同打了鸡血,兴冲冲地奔向了战场,军师郭嘉刚感叹一句这孩子真莽,直接就被他一把拉上了马背,横冲直撞向远方。
姜维是最后一个离开长安城的,他入蜀前夕,郑成功想起一事,特意告诉他说:“此番征讨李氏成汉,伯约必然能在当地见到不少故旧。”
二十年后桓温伐蜀,有一诸葛亮时期的小吏尚存,已过百岁。
桓温问他,当今四海英杰纷起,哪一位可与诸葛武侯相比?
小吏回答说,“丞相在时,亦不觉异;丞相去后,不见其比。”
姜维将这一句话来回念了许久,声音里忽而有了细微的颤栗,仰首望了一会天穹,垂落的霜发在风中飞扬:“多谢世祖告知于我。”
蓦然一打马,扬鞭奋发,头也不回地冲向了百里之外的成都城。
别人是出去征伐,而他,却是归家。
从长安策马疾驰至成都,其实真的用不了多长时间,却也长到足够丈量季汉两代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