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5/8页)

忽必烈死后,一切终于尘埃落定,天下走向了大同。

但这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很快,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摆在了大宋所有领袖面前,那就是,到底该如何治理这个国家。

如今的刘宋帝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

南至素可泰,与暹罗交壤,北抵下通古斯卡河,占据了过半的西伯利亚高原,东临黄海,辖制高丽等地,西方与四大汗国相接。

地盘大了就很难管理,而且,人口构成也十分复杂。

人口中有南方人,有已经和南方隔离了百年之久的北方汉人,有蒙古人,有亡国后统统被蒙元纳入管辖、现在又全部归宋的辽人,金人,西夏党项人。

有因为和西域往来频繁,所以频繁出现在国境各地的中亚人,有西亚人,回回人,各式各样的色目人。

有广袤无比的北境土地上,原本就存在的大量原住民和本土白人。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加起来差不多有近百个不同的精神文化群体。

这么一个横跨万里,种族众多的多元化大国,管理必须慎之又慎,稍有不妥,就会陷入像蒙元一样四分五裂、分崩离析的凄惨境地。

事情非常棘手!

岳飞本想从旁人那里借鉴一些优秀经验,特别是先前同样建立了多民族大帝国的郑成功,新宋横跨三洲,疆域甚至比刘宋还广一些。

但他很快发现,新宋的政治体制在这里根本不适用。

因为新宋帝国自建国起,就立足于海外,是先进的海洋文明体系,主打一个海纳百川、包容并济的格局,对四海八荒兼蓄并收。

什么人口、资源、土地,看到了就是我的,统统拿来;什么五湖四海的人才精英,不挑不挑,全部都要;管你肤色黑的白的棕的,统统必须讲汉语写汉字浸入汉文化全部变成汉人。

这也是他们的国情所决定的。

新宋帝国建国之初,只有来自崖山的十万本土汉人子民。

这些人当然远远不够,所以,他们后续的开疆拓土和商战基建,主要就是依靠大量的海外土著、俘虏、归化民、属国人民。

这些有色人种,虽然外观上不像汉人,但内心已经完全汉化了。他们完整参与了整个新宋帝国的发展黄金时期,从头开始一砖一瓦地建设自己的国家,长期以往,对帝国、对他们的汉文化身份早就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

所以天下一统后,这些人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国家一份子,参与进了日常治理当中。随处可见有色人种和汉官的混合搭档,共治天下。

但刘宋帝国这边,又是另一种情况。

这边从最开始起,岳飞带领着打江山、平天下的主力都完全是汉人,其他民族只是被他们打败、所以被迫称臣的手下败将而已,今日慑于武力臣服,不代表明日就不会反叛。

另一方面,新宋帝国领土以海上为主,海路四通发达,乘船朝发夕至,刘宋这边基本都是陆地,文明也完全是敦厚朴实的陆上文明风格。

所以,刘宋面对的情景,比新宋还要艰难许多倍。

当前天下初定的和平景象只是暂时的,四方暗流涌动,岳飞等人就像坐在火药坑上,如不设法将民族裂缝等易燃物及时排除,很快就会被炸得粉身碎骨。

纵然岳飞用兵无敌,他在一日,所有人就丝毫不敢轻举妄动,但他总不能一直待在崖山副本吧。

他想让刘宋帝国传承千秋万世,就绝不能给后人留下什么隐患,必须要在自己有生之年解决这个问题。

天幕上,众皇帝也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魏武帝曹操】:孤提议迁都,必须得迁往北方才能更好地维护统治。

【魏武帝曹操】:长安、洛阳、开封,这几地都不错,或者直接选元大都,宫室营造都是现成的。

【明武宗朱厚照】:问题是他这个疆域太大,别说长安,就算迁到大都依然远远不够,西边还有什么哈密力、宣政院辖地需要管理。

【明武宗朱厚照】:不如迁到甘肃行省的甘州。

【周太祖郭威】:朱厚照选都城的标准是什么,直接拿卷尺量一下,然后选舆图最正中间的那个点?

【北齐神武帝高欢】:没准是拿飞镖乱扔的!

【秦昭襄王赢稷】:甘州通渭一带,已经是我大秦最最最荒凉的边境。

【晋武帝司马炎】:别说大秦,几百年过去那里还是荒凉边境。真要迁都过去,还没开始启行动身,就已经天下大乱了。

【陈文帝陈蒨】:唉,因为疆域广阔而感到管理困难,这是何等幸福的烦恼。

【北周武帝宇文邕】:陈茜茜转头看了看自己的江左一亩三分地,顿时羡慕坏了。

【陈文帝陈蒨】:宇文狗贼,你没救了,等死吧(拔刀.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