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2/8页)

之前可没出现过这种情况,别人都是拿奖品,到他这里直接把自己搞丢了。

刘穆之摇摇头,神色清淡如云:“勿忧,眼下当以不变应万变。”

忽听外面传来了一阵清脆的铃声,数名宫婢穿行而入,直接收走了他手头的公文,连笔都一并抢了过去,在面前摆上了饭菜。

哦豁,到饭点了。

刘穆之伸手欲挽留:“等等,我的批注还没写好——”

宫婢早就得到刘裕号令,对他理都不理,抱着公文扬长而去。

刘穆之一脸忧郁,转头目光幽幽地看着刘裕。

“咳咳”,刘裕顶着他的控诉目光,义正言辞道,“穆之好好吃饭,别想着出去找人谈话,外面全是人盯着你。”

刘穆之这个人,一向夙兴夜寐、呕心沥血,让刘裕十分头疼。

经常废寝忘食也就算了,即使是吃饭的时候,他也不好好吃,总喜欢用一尺见方的大餐桌,约上浩浩荡荡一大堆人。

这些人往往不拘豪门寒士,三教九流、市井人物都有。

刘穆之喜欢听他们谈天说地,论遍古今,以此作为自己独特的信息来源,他觉得比较有意思或者比较重要的事情,就会分享给刘裕。

本来吧,刘裕也没觉得这是什么大问题,毕竟谁还没个特别的小爱好了。

结果一进副本,看见天幕关于自己未来命运的揭示,穆之死得很早,甚至连整个一统天下的大计,都因此功亏一篑!

刘裕顿时傻了。

他第一反应就是想把自己的生命分一半给刘穆之,他的王图霸业,真的不能没有对方。

刘裕是一个从底层厮杀上来的帝王,一路披荆斩棘,向垄断了朝堂数百年之久的世家大族亮剑,誓要做门阀政治的掘墓人。

所以,他的帝王路注定举世皆敌,是古往今来难度最高的那一撮。

向外北伐南征,需要在腥风血雨中杀出一条活路。

他一生征战,破桓玄,击卢循,伐南燕,灭后秦,定关中,渡渭水,伐长安,无一败绩。

只因他知道,自己一败就是身死国亡。

而内部,还有许多对他或鄙夷,或憎恶,或恨之入骨的世家门阀,用尽种种手段,希望他赶紧从高处坠落。

风刀霜剑中,就只有刘穆之和他相识于微末,一路互相扶持,并肩而立,闯过了许多的生与死,血与火,危难与浩劫。

他们的关系绝非普通君臣所能形容。

是挚友、知己、同袍,乱世长夜中的肝胆相照,是在岐途险峰上放心将后背交给彼此,共赴征程的那种关系。

所以,刘裕当时就想着把自己寿命跟刘穆之对半分一下,结果发现……哦豁,自己死得也挺早!

天幕说,后世人这么评价他:“宋祖以匹夫提剑,首创大业……惜其祚短,志未可量。”

惜其祚短,天不假年。

刘裕现在就是一个挺崩溃的状态,想仰天长叹,他和穆之怎么会这么惨啊。

现在自己不仅没得到奖励,反而在时间长河迷失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从天幕那里获得解决寿命问题的方法。

刘裕只能尽可能采取补救措施,督促刘穆之好好养生,把一切不健康因素都扼杀在萌芽之中。

此刻,刘穆之的公文全部被搬走,等饭后一个时辰再送回来。

他无事可做,只能郁闷地低头吃饭,一边叹息道:“你如果真想让我省心,就赶快提拔十个八个的人身居高位,帮我分担一下。”

刘裕无语,自古以来只见过权臣专权的,没见过迫不及待要找人分权的。

“吃你的饭”,他没好气道,“哪来那么多话。”

……

穿过锦官城的一城春风,花枝暖日,就到了蜀宫祭祀的地方。

刘裕远远地看见一个“刘”字,心头一跳,心想,不会吧不会吧,他不会这么幸运吧,居然真能摊上这种好事?

等看到室内悬挂的汉高祖、武帝、宣帝、昭烈帝等诸位大汉先皇的画像,刘裕整个人都惊呆了。

天呐,这波稳了!

如果说,他自己从京口起义开始,带着五百个人起兵打天下,是属于地狱级难度的话。

那么,蜀汉的北伐在刘裕眼中,只能算是中级副本。

蜀汉有天险,有骑兵,有天府之国的大粮仓,国内还人才济济,反观他早期几乎都是水师,即便是发展了这么多年,真正能信任的谋臣也只有一个刘穆之。

芜湖,起飞了!

那一端,刘穆之也发出了一阵惊叹,忽而提议道:“已经到了这里,就去给先祖们上柱香吧。”

“好。”

他们二人都是汉室后裔,刘裕的祖上是楚王刘交,刘穆之的祖上是齐悼惠王刘肥。

于是,诸葛亮刚要出声引导刘裕祭祀,便见刘裕手持焚香,神色肃然,一一拜过了大汉诸位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