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4/8页)

没错……

前来打仗的,都是降清的汉人将领!

为什么没有八旗主力呢?

因为他们太害怕了,李定国当年在湖湘之地,屡次大捷,一路吊打八旗军,造成的浓厚心理阴影至今无法摆脱。

大明自万历年间之后,从未有过如此抗清大捷。

顺治帝当年也是吓得魂飞魄散,连夜准备割让湘、粤、桂、赣、川、滇、黔七省,送给李定国。

由此可见,鞑清割地赔款的这一套操作,自建国初期起,就已经很熟练了。

八旗军们:不敢上!打不动!告辞!

那么,当年的形势如此大好,李晋王到最后为何会转战滇南,一败涂地呢?

这全都得归功于一个人。

他就是李晋王从前的义兄,后来的叛徒,如今清廷大军的主帅,秦王孙可望。

孙可望当年嫉妒李定国的战功,多番暗害不成,反被李定国打得落花流水,最后悲愤之下干脆就降了清,并且尽数出卖了李定国的军中人员安排和战略部署。

清军喜从天降,当场就给了他梦寐以求的高官厚禄。

这一回,孙可望凭借着自己对李定国军队的熟悉,大大“扬眉吐气”了一番,当上了主帅。

而清军的副元帅,自然就是郑成功从前的手下第一大将、后来叛明降清的施琅了。

孙、施二人对郑成功和李定国,可谓是恨之入骨,却又极尽蔑视。

恨之入骨,是觉得自己也不差,凭什么这两个人在本位面能一呼百应,召集群雄,组成义师,甚至还能登上天幕,受到诸天万朝的夸赞,凭什么不是自己。

天幕观众若是知道他们的想法,必然要大呼“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极尽蔑视,是觉得郑、李这种偏师弱旅注定要覆灭,居然还负隅顽抗,胆敢抵抗我大清兵锋,当真是愚蠢至极!

一言以蔽之,就是自己已经跪下来当奴隶了,精神上却在鄙夷为数不多的几个还在站着的人。

此番面对数十倍的大军围攻,李定国进行了十分巧妙的兵法安排,一路佯装退败,奔袭百里。

将他们引到了一处兵法上的绝地,暗中布下了天罗地网的包围圈,准备一举歼灭孙可望的先锋军,彻底打断他们的所有脊梁。

这个计划堪称一击毙命,见血封喉,然而它……失败了。

因为军中又又又出现了叛徒。

李定国考虑到孙可望叛乱的前车之鉴,早就提前以雷霆手段,扫平了所有不稳定因素。

诸如延平王世子郑经、晋王世子李嗣兴等,被天幕揭穿了后来会降清的人,早就被打断了腿,统统关了起来。

他在宣布计划时,让每个人都只知晓并负责自己的部分,这样,即便有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也不影响整个埋伏战略的进行。

然而,有人负责较为边缘的部分,自然也有人深受信任,负责这个计划最核心的部分。

此人在一个深夜,忽而一拍脑袋,一骑绝尘出了营地,直接到了对面,投清了!

顺带出卖了本方的所有机密。

他正是蜀王刘文秀的独子、如今在军中担任上将的刘震。

李定国:“……”

不是吧,你爹刘文秀还在后方广东,镇守大本营新会,你转头就跑到清营里投降了?

见过坑爹的,但没见过这么坑爹的!

蜀王刘文秀为人温和文雅,也就刘震这一个孩子。

之前的三年中,更是一心在家教子,搞搞民生,休生养息,跟自家孩子的关系相当融洽和睦。

刘震出征前,他爹过来给他送行,那种状态可以称为,“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看上去非常感人。

这么一号人,怎么就叛逆投清了呢,清人难道给刘震下了蛊吗?

李定国百思不得其解。

当日,士兵们搜查刘震营地,发现了一张来自孙可望的小广告,被塞在飞鸟的肚子里过来,所以躲过了之前的军营例行盘查。

小广告上说,对面将领愿降者,赏万金,封王侯。

李定国:“……”这种东西都有人信?!

果然,刘震一入清营,吐出了所有秘密,立刻就被软禁了起来,孙可望准备等灭了李定国,就赶紧将他处死。

孙可望:笑死。

好惨的南明三王,三家加起来都凑不出一个靠谱的后辈!

郑、李联军当中,除了刘震这个不和谐因素之外,其他人倒是众志成城,都想着拼死一战。

可惜,因为计划的泄露,原本李定国设想中的歼灭战,变成了正面交攻。

清军的人马是他们的数十倍,战况相当惨烈。

但千古名将,就是千古名将,李定国能够迅速地根据局势变化,灵活调整战略,捕捉到最黑暗的绝境中,无比渺茫的那一线胜算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