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3/9页)
【汉光武帝刘秀】:???
……
天幕上,众人的谈话逐渐跑偏。
郑成功一行行看过去,深感无语。
帝王们提名南宋之前的那些人也就算了,怎么还有于谦、徐光启、李定国?
从崖山年间往后推,要再等几百年他们才出生,难道打算搞跨时空祭祀?
甚至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人选出现,什么论颜值当数古今第一的卫玠,死后被封瘟神、传承瘟疫精神的钟会,运气奇佳、自带三个SSR的卫子夫,等等等。
郑成功将众多不合时宜的人选剔去,又将时间点框定在崖山之前,最后略略一算,差不多得到了三四十位人选。
他将这些名字一一记录下来。
此时,一名玄衣抱剑的高冷靓仔——张世杰忽然路过,扫了一眼名单,大为惊讶:“辛弃疾?李靖?你们这是打算建武庙?”
郑成功:“……”
神他妈武庙,哪里来的武庙。
往前翻了翻,李靖是因为兵法论述入选,辛弃疾是因为辛派词风,开一代先河,加上宋孝宗在那边不时提刀威胁。
反正不是因为两人都擅长打仗。
他将这个解释告诉张世杰,后者神色很不满,冷着脸说道:“为什么只有文庙,没有武庙?难道一个新生的帝国只需要文官决断事务,不需要武将守国戍边、保卫疆土了?”
郑成功:emmm,他说得好有道理!
虽说南宋的国情向来是重文轻武,但到了崖山的流亡小朝廷,情况迥然不同,完全就是张世杰的一言堂。
什么,你说你有不同意见?
你真以为张世杰麾下,那些只听令于他的军队是摆设?
因此,张世杰自然要让新帝国的定策,向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发展。
但除去他的个人立场不提,在教育体系中加上习武,确实势在必行。
郑成功回想了一下自己所在的时代,顶尖文人群体中,几乎没有一个人未曾掌过兵。
譬如,前任江北督师、现在女帝秦良玉的军师史可法;
兵部尚书、手下有一支舰队的张煌言;
收编了李自成闯军旧部成为「忠贞营」的堵胤锡;
当然也包括了他自己。
恰在此时,陆秀夫沉吟一番说:“世杰说得有理,我们或许不该办一个单纯的「文庙」或「武庙」,而是应该办一个文武兼备的学宫。”
“甚好!”张世杰立刻拿出一张纸,将若干他认为合适的人选列下。
郑成功:“但我们缺人手——”
虽说崖山人里有很多精英中的精英,都是从前的文武百官,但又不可能长期停留在这个地方教书。
陆秀夫却很淡定:“莫急,一步步慢慢来,先把第一批学生迅速培养出来,现在的问题是,必须要在学宫中将后世之人和他们的学术也加上。”
郑成功:“……”
他发出了一声灵魂质问:“为何?”
有些人还没出生,就已经死了,被摆上了祭祀台?
“可以列空白神位,而非灵位,等这些人日后归位”,陆秀夫说到这里,幽幽地看了他一眼,“延平是真的不清楚为什么要加么——”
当一个人开始卷的时候,其他人也就被迫开始跟着卷了啊!
郑成功带来了大量的后世知识,并且都已经投入了生产运用。
等于说,如果学生们完全不学的话,很快就要跟不上帝国发展了。
郑成功抬头望了一眼天幕,许多皇帝也都意识到了这个bug,正在和提名者紧急磋商:
【暂时还没想好帝号的女帝秦良玉】:徐光启说他没问题。
【大周皇帝张士诚】:罗贯中和施耐庵也没问题。
【明武宗朱厚照】:祭祀就祭祀吧,阳明先生说,只要你们把他的心学传播下去,提前「死」一回也没什么。
【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朱厚熜】:李时珍说随意,他的医术都发在这里了,你们拿去参考。
【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朱厚熜】:上传《本草纲目》全文。
朱厚熜开了一个好头,紧接着,众多的学术资料和著作都一一分享在了天幕上。
诸天万朝的人们纷纷忙着抄录保存,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变革风暴。
郑成功有点迟疑。
这种资料分享,等于是提前公布了某些人的毕生成果,对于崖山位面之后的人来说,是不是不太公平啊。
后世的各位却纷纷让他不要担忧。
徐光启的回复相当具有代表性,他这么说道:
“能用自己的毕生所学帮上你们,我感到很高兴。”
“我之所以成为我,不是时势造英雄,而是因为我迫切地想要改变这个时代,挽回堕陷于深渊中岌岌可危的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