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4/8页)

小陆相公今天给大家讲了一个“拖延之神钟元常”的故事。

他坐在栏杆前,语调温柔款款,清润的阳光洒满了海面,也流转在他明净秀丽眉眼边,染成一抹浅淡流连的笑意:

“从前,在三国末期,有一个非常喜欢拖延的人,叫做钟繇。”

“他有一个好友,是曹魏集团的著名谋士荀攸,荀攸制定十二奇策,每次都会提前说给钟繇听,也只有他一人知道。”

“后来荀攸死后,钟繇决定将十二奇策撰写出来,结果一拖就是数十年,一直到七十多岁死去,也没完成。”

“他死的时候,幼子钟会年方五岁。”

赵昺听得满心悚然:“此人竟如此可怕!”

见过鸽的,但没见过这么鸽的,直接就把东西带进了坟墓!

张世杰亦是颇为感叹:“这个钟繇,七十多岁有时间生儿子,却没时间写十二奇策,当真过分。”

明明小陆相公没有一个字提到自己,却感觉被戳了脊梁骨的郑成功:“……”

他作为南明鸽王之王,经常爽约,这时,便颇有几分心虚了。

他绷着脸,敲敲桌面:“好了君实,可以了。”

“哎?”

陆秀夫显然会错了他的意思,轻轻一笑,眉眼弯成了湛然的春水,“延平也要来讲课吗?我好想听。”

郑成功本要推辞,但忽而想到了前面于谦副本中,于谦给文天祥讲述未来大明的情景。

他也想告诉陆秀夫,未来会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振兴汉人衣冠,重开日月盛世。

可是……

他和于谦不一样,他并没有亲眼见过那个盛世。

自郑成功出生起,大明江山就已经在风雨飘摇中,走向了天地破碎、舆图换稿。

他见到……

烈皇帝煤山殉国,史可法血葬梅岭,隆武帝万箭穿心,阎应元战死江阴,瞿式耜桂林就义。

他更见到,腥膻布满中原,生民破碎流血。

无数的汉人因为拒绝剃头,坚守华夏衣冠而惨死,一户又一户的百姓家破人亡,一座又一座的城池惨遭屠灭,冲天的烈火燃尽了四海九州。

而这些,都是不能对陆秀夫说的。

难道要他告诉眼前人,未来汉人确实过了一段好日子,可还没到三百年,就变得愈发凄凉,十倍更惨烈于如今?

他做不到。

此刻,迎着陆秀夫期盼的目光,郑成功沉默了许久。

他张了张嘴,仔细回忆着从各种史料里看来的话:

“嗯,大明建国初期,是一个很好很好的时代,太祖陛下起于微末,是以善待百姓,爱民如子,立法多佑贫抑富。”

“永乐陛下发扬国威,屡下西洋,缔造万国来朝之盛景……”

“宣德陛下……”

“景泰陛下……”

“成化陛下……”

众人都聚拢过来,专注倾听,一时颇为神往。

张世杰忍不住感叹:“永乐、宣德、成化年间,真是一个适合大显身手的好时代啊!”

苏刘义表示:“景泰年间也很不错,那个堡宗一听就很适合挨打的样子。”

张世杰略感无语:“是让你去打外敌,不是让你打堡宗。”

苏刘义惊奇:“堡宗都杀社稷第一功臣了,还不算外敌?”

张世杰一想,完全没毛病啊:“不愧是苏公,这么快就想明白了问题的关键。”

就连小皇帝赵昺听了之后,都挥舞着拳头表示:“堡宗太逊了,快换朕来!”

陆秀夫不失时机地给赵昺上课:“陛下知道,堡宗究竟错在何处,需要你日后引以为戒吗?”

赵昺歪着脑袋思考了许久,还是懵懵懂懂。

这时,他一转头,正好对上了陆秀夫清澈明净的视线,温和地漾出了一片江南柔波。

赵昺:!

“朕知道了!”他兴奋地扑过去,抱住了小陆相公的腰,蹭了蹭,“错就错在——朕有丞相,而堡宗没有,朕最喜欢丞相啦!”

陆秀夫:“……”

他把糯唧唧宛如年糕一样粘在他身上的小皇帝撕下来,温声道:“陛下,你要不要再想想?”

赵昺一阵迷糊:“朕已经想得很清楚了呀!堡宗有于谦,但他不喜欢,朕有丞相,朕可喜欢丞相了——”

他一转头,忽见张世杰站在一边看着他们,立刻就踮起脚,伸长手臂,抓住了太傅大人垂落的指尖。

“朕也好喜欢太傅呀”,他极力比划出一个「那么大」,“有那么大那么大的喜欢,就比喜欢丞相少一点点。”

小皇帝捏着指头,做出了一个一点点的手势。

张世杰:啧,笑得好傻。

他流露出一丝嫌弃之色,弯下腰,掐了掐小皇帝嫩生生的脸颊,小皇帝惊恐后退,一脸控诉地看着他,整个表情都写着“绝交一个时辰,朕不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