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武德充沛(第2/5页)

这个问题,于谦还真不好回答。

都说盖棺定论,他自己还没死,哪能知道后世怎么评价他的风骨。

就在这时,天幕中出现了一行字迹:

【万历皇帝朱翊钧】:于谦,朕为你谥号忠肃,是上上谥。

【万历皇帝朱翊钧】: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

【万历皇帝朱翊钧】:刚德克就曰肃,成其敬使为终,执心决断曰肃,言严果。

于谦:“……”

人还好端端活着,忽然就得知了自己死后的谥号。

心情复杂!

【弘治皇帝朱祐樘】:朕给你加封了光禄大夫、太傅,建祠堂,题字“旌功”,组织祭拜。

【清高宗弘历】:朕为你题字“丹心抗节”。

【汉光武帝刘秀】:清高宗,怎么哪儿都有你?

【汉光武帝刘秀】:上次那个说要给文天祥写文的,也是你吧。

【清高宗弘历】:文章已经写好了,正准备刻上,就叫《御制宋文信国公文》。

【宋孝宗赵瑗】:呜呜呜,朕也好想给于谦题字追封。

【清高宗弘历】:跨、跨时空追封?!

【宋孝宗赵瑗】:就封个“救世英杰,帝国双璧”好了。

【陈文帝陈蒨】:双璧?

【陈文帝陈蒨】:除了于谦,还有一位是?

【宋孝宗赵瑗】:另一位,自然是朕那能文能武,才貌双全,文人中最擅打仗,武将中最会写诗文的绝世天才辛幼安了。

【大秦天王苻坚】:宋孝宗夹带私货,叉出去!

【宋哲宗赵煦】:赵瑗每日一夸辛幼安任务完成(1/1)

【蜀后主刘禅】:你是懂副本任务的。

于谦把信息整理了一下,告诉邓剡说:

“我的谥号是忠肃,后来追封光禄大夫、太傅,后世几位皇帝给我建祠纪念,题字【旌功】、【丹心抗节】。”

邓剡:“……”

邓剡:“…………”

不是,你这么厉害还拜文天祥当什么先生,我叫你一声先生还差不多。

天下妖孽皆出一家,没天理啊!

他坐到一边,默默自闭去了。

于谦见状,又伸手将人拖回来:“好了,你过来,我把每一步要你做什么,都告诉你。”

于谦蘸了酒水,在面前桌案上写了几行字。

邓剡越看越是错愕,刚想问这能行吗,一抬头,却正好对上了他的视线。

于谦是一个精神内核稳定,情绪力量极强的人。

他的眼眸十分优美,锐利而沉稳,如同天崩地裂下犹巍然屹立的亘古青山,让心存犹疑的人一看,便瞬间感到有了主心骨。

也不知道为什么,邓剡忽然就相信了他,觉得这些事一定可以完成:“好,你放心,等我消息便是。”

于谦淡笑,拂袖抹去了字迹。

“跟你一起谋事,早晚要折寿”,邓剡嘀咕着,坐到旁边,接连喝了几杯酒压惊。

忽听有人轻咳一声:

“老师,你尚在病中,这般喝法不好吧。”

一只手从旁边伸过来,直接按住了酒杯,不让他再喝。

于谦回头看去,见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锦衣貂裘,剑眉入鬓,清清爽爽立在宴会红烛边,神情一派英气勃发。

这就是张珪了。

邓剡见到弟子,先是神色一喜,而后又脸一黑:“你怎么不告诉我,你就是张珪,张弘范的儿子?”

谁知,张珪看起来比他还要惊讶:“老师居然不知道我的身份吗?”

小少年顿时眉头紧锁:“我不是故意欺瞒老师的,我分明跟您说过我姓张,又能在军营里自由出入……”

这样一来,他的身份不是呼之欲出了么!

邓剡却一脸坦荡地说:“天下张姓之人何其多?便是你元营中的将领,也有好几个姓张的呢,我如何能确定你父亲是谁?”

张珪:噫,不愧是他的老师。

乍一听,质疑得好像还挺有道理的。

忽然,他心中涌现出了一个无比惊喜的想法:“所以,老师之所以同意收下我,其实并不是因为我父亲位高权重,而是因为我这个人!”

邓剡点了点头,理所当然地说:“正是如此。”

张珪:!

他看起来简直一派欢欣鼓舞:“那我会努力证明老师很有眼光!”

邓剡拍拍他的肩,满是欣慰:“你有这份心就好。”

张珪表面矜持点头。

下一刻,趁人不注意,悄然背过身去,暗自狂笑不已。

一旁的于谦:“……”

绝了,这两人实属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师门)。

憨得如出一辙。

他暂时不愿和张珪打交道。

尽管从历史上来看,张珪这个人的品行相当不错,可谓是元朝百年间,屈指可数的几个真正高洁君子之一,最大的缺憾可能就是有一个张弘范这样的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