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5/7页)

本地的梯田发展已经很好了,但是其他地方也有可取之处,互相学习才能取长补短。

他们这边群策群力,根据纪元的方案,把任务分下去。

就算是沟渠的建设,也有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村寨里对水渠水塘有研究的农人都被喊过来。

其他事就罢了。

一听说是防山洪,大家比谁都积极。

他们这里差事做得热闹。

甚至把三四十个村寨的主要支流都给记下来。

这是纪元在各地文书里面学的,主要支流是什么,哪里的水流急,哪里的水流缓,哪里的土壤是什么情况,都记得清清楚楚。

有了这一手资料,工部的人过来,肯定能给出合理的方案。

这个时间,村寨们也是忙得厉害,一个是要打谷子,另外还要跟着去记住自家田地的支流,全都盼着有条规整的水渠。

挖水渠也好,挖水塘也行。

他们不怕卖力气,就想避开灾祸。

加之新来的小纪大人吩咐的,要找那种根部极深的树木,到时候栽种到田地附近,可以让土地肥力更足。

本地人淳朴,加上小纪大人又是天齐国的状元,那可是全国第一,聪明人说话,肯定没错吧?

不少人还说,是不是因为他们去年遭了水灾,所以朝廷派厉害的人过来帮忙?

这种猜测距离真相十万八千里。

纪元却并不打算解释。

也有人防备纪元,说朝廷派他过来,或者因为明年要开始交税了?

这点纪元更不能解释,本地五十年不交税的期间确实接近,明年是什么情况,还要再说。

反正今年?

暂时不提。

刘大人问他为什么的时候。

纪元笑,要说楚大学士给他设了三个难关。

刺杀,赈灾,收税。

第一个不说了,赈灾这事,却是偏远之地的百姓不会主动争取的。

至少现在不会提,收割稻子,加上马上修水渠。

当地百姓只想着努力种田,不会追着要赈灾款。

现在要紧的,就是最后一个。

至于为什么不提?

纪元干脆提前同刘大人道:“等到年底的时候,您写一封文书,向皇上禀告本地的情况,提醒皇上五十年免税期已经到了,接下来要怎么办。”

啊?

为什么要写?

难道不是明年自动收?

“何必呢,宁安州与其他地方不同,肯定要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信我的,年底送信过去,就算信使加快脚程,赶上个冬天,也要等到年后三四月份才能送到。”

文书送到京城,经过朝中各部分审批,一层层终于到了户部,户部的事情又多。

最快,也要等到五六月份才能看到宁安州的奏章。

户部先讨论,翰林院再讨论。

终于到皇上手中。

朝臣们再争论宁安州的处理方法。

“这一趟流程下来,真正作出决定都要九月十月了。”

“再把朝廷的决议发过来,您猜要到什么时候。”

考上进士之后,一直在本地做事的刘大人默默看向纪元,幽幽道:“原来你们翰林院的庶吉士们,平时都是这么做事的啊。”

“怪不得宁安州送个奏章过去,多半杳无音讯。”

等会。

杳无音讯?

啊?

纪元年纪轻轻,怎么做事这样老油条!

他们平时抱怨朝廷办事效率太慢。

申请个东西久久不回复。

那也没关系啊。

他们甚至可以利用这一点。

反正申请期间不收税也很正常。

等通知消息,再慢慢来呗。

上面可以磨时间,他们也可以啊。

也不对。

刘大人“虚心”请教:“宁安州到底是属于滇州府,我们直接送奏章到京城,这样好吗?”

纪元道:“放心,文书先过滇州府,但滇州府知府通判他们也不会轻易决定。”

这是税收。

还事关刚并入版图的宁安州。

估计当地百姓自己都不知道,他们在天齐国的重要性。

纪元心里估计,只要朝廷不是特别缺钱,大概会继续减免税收,比如头一年,或者头三年只收正常税款的一半,让本地百姓慢慢适应。

别问他为什么那么熟悉。

他在翰林院半年多的实习不是白做的。

当时在吏部,翰林院各处跑,上下内情了解得很详细。

刘大人越琢磨越感觉不错。

今年是化远三十九年,磨磨唧唧来回写奏章,至少要等到明年年底才会有个结果。

这还是速度较快的那种。

山高皇帝远的。

真的没必要那么苛刻。

要说楚大学士给他布的网确实天衣无缝。

可他还是忽略了。

此地真的太远了,远到没人愿意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