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5/8页)

“边卫的题目,多为戍边献策。”

京城的题目?

两人一看,都看出其中关键。

要忠君。

这点确实没错,这是皇城根,天子脚下。

不写忠君,还能写什么。

看来围绕这方面写,肯定是没问题的。

纪元又说出自己的分析:“如今的政策还算宽松,想来皇上也愿意大家夸赞这方面,若有题目相对,可以试试。”

纪元接着分析策论,又指了白和尚学的《尚书 》,划了几个范围:“也许这点,最合适复习。”

“我的呢?”高老四赶紧道,他学的是周易,纪元觉得会考哪部分?

纪元还真的猜到一点点。

若不是自己人,纪元定然不会同他们讲。

纪元分析着分析着,甚至把自己说的范围给写下来了。

幸好他们是在房间里讲,纪元说完顿了下,让他俩记住,随后扔到火堆里烧了。

高老四还在傻眼:“为什么烧了。”

纪元道:“万一真的猜中了,那也说不清。”

说不清?

白和尚点头,又把两人做的笔记也给烧了。

高老四这才明白过来。

要是猜错就算了,猜对了,确实说不清。

被人看到这笔记,说不定以为他们科举舞弊。

而且他隐隐感觉,纪元划的范围应该没问题。

纪元手边不仅有这次的汇集,甚至还有这几年国子监的题目。

看完这些东西,他才有的思路。

方才也是越说越流畅,不由自主讲出来。

纪元自己都笑:“我头一次猜题,也不会特别准。”

“我们还是好好复习,万一我说错了,岂不是很麻烦。”

三个人笑。

这倒也是。

不过怎么想,都觉得纪元的思路没错啊。

接下来的复习中,白和尚跟高老四不由自主跟着纪元的节奏。

要说会试的题目,同样在四书五经里面选。

但能学到现在的举子们,普通的考试对他们来说毫无难度,故而所有文章都要再精简简要,还要意思明确。

有时候的会试,还会扩大考试范围,出一些四书五经里没有的,反而是增补文卷里出现的内容。

什么?

没学过?

那你还当什么进士。

四书的内容,也会更偏向《朱子本义》的解读版本,必须熟练应用。

考试的文章,也要按照朱子本义的解读来答,更要答出新意。

五经同样各有规定。

对秀才们来说,这些都是很难的,你都是举人了,难道不应该更加娴熟?

所以这样的考试,对去年才从秀才变举人的新科举人来讲,是有些吃亏的。

同样一场考试,别人比你多准备了三年时间,还是重点复习的时间。

你是上一场考试结束,第二场考试就来,看着确实不妙。

所以不管罗博士,还是左右训导,都给纪元留了后路。

今日反正都说那么多了,纪元干脆把三甲之分说了出来,对白和尚跟高老四道:“所以说,考上三甲,或许还不如不考。”

两人一愣,随即捧腹大笑。

“好个纪元,你是来炫耀的吧!”

“纪元,你可知,这世上能考上举人,已经是凤毛麟角。考上进士了,谁还挑三拣四。”

白和尚都笑着摇头:“要说刚读书的时候,我们也觉得自己有些天赋,可到了府城,再到京城,其实也算一路顺风顺水。但要跟真正的天才比,那还是差得有些远。”

别的不说,单讲来考会试的解元就有二十六个。

每个州府的前三加起来,基本就占据三甲大部分位置。

他们这些在自己府里都排名靠后的人,心里大概是有数的。

“能考中三甲,已经很好了,我们可不介意。”高老四笑着道。

哎,这就是人跟人的差距吧。

不过说实话,他们私下里难过吗?

肯定也有失落的时候。

可再怎么样,都要振作起来,毕竟对比其他人来讲,他们已经好多了。

所以纪元纠结半天,把这件事告诉他们,他们只是笑。

要不要三甲的功名,对纪元来说是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分明是鼓励啊!

谁乡试第二年就能考过会试?

绝对是天才!

纪元挠挠头,说出来之后,今日确实说的有些多了。

三人罕见休息了会。

说实话,学到现在,已经没有别的想法了。

还有一个月就要考试。

能不能考过,学得怎么样,基本已经注定。

考童试还能临时抱佛脚。

乡试,会试,肯定是不成的。

把方才烧的书本给扒拉干净,确定烧完了,纪元才放心。

他们在屋内说话,只听外面传来砰砰砰砸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