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8页)

纪元刚来,就有小姑娘拿花丢他。

要不是知道纪元年纪小,说不定还真认识。

纪元只当没听到。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备考。

而且还有件事悬在他心头。

那就是出发前,左右训导给他的“建议”。

直接落榜。

等到三年后再考。

他现在有两个选择。

一是,今年全力考试。

考到鸡肋的三甲,那就只能是三甲。

以后的前途自然会有限制。

二是按照左右训导说的,放水落榜。

等到三年后再说。

这三年里,他可以拿着建孟府给的推荐名额,直接去国子监读书。

三年下来,他至少也能上个二甲。

这两种方法,明显后者更稳妥,对以后更有利。

他今年十五,完全有时间再等三年。

但他要等吗?

纪元有些不确定。

说实话,后者是个很好的选择。

便是他自己,都有些心动。

罗博士甚至也想让他在国子监进修,说是很有好处。

可真要他故意考得不好,总觉得心里不舒服,哪里怪怪的。

纪元少见拿不定主意。

这事也不好说出去。

他身边的好友高老四也好,白和尚也好,大家关系是好。

但他们都在全力备考,自己却有个备选方案,总觉得会打击大家的士气。

而且不是所有人都有国子监的名额。

一般来说,这推荐名额,大家根本接触不到,普通学生甚至都没听说过。

在知府,学政那一层,已经分完了。

他的这个,还是看在他潜力的份上。

不对,也有乌堂先生那两幅画的份上。

到底选哪个,还是要再看看。

其他的不说,先看看其他会试之人的文章好了。

这些文章并不难买,大家的主要竞争对象,除了往年的举人之外,还有新科举人。

新科举人的文章很好买,各地的乡试录基本已经在各大书铺了。

往年的文章倒是要找一找。

不过京城这边,想要看同考学生文章的人很多,甚至有些书铺把重点考生的名单都能拿出来。

按照他们的话说,那就是,今年新科举子好文皆聚于此,方便大家学习。

书铺甚至有个名单。

先把之前有才气但落地的举子名字列出。

接着再把天齐国二十六个府的解元列出。

天齐国的府,相当于许多朝廷的省,不过更为分散,这些解元就是各州府的第一。

这么一看,纪元算是建孟府的第一。

但他这样的第一,还有二十五个。

名单上还有一部分人,则是京城国子监的才子。

这部分人的名字最靠前,也是各大书铺认为,最有可能考中进士的。

无数建孟府人认为的天才纪元,在京城里面,也只是众多名单之一。

还因为他的年纪跟家世,以及在京城的名气,所以排名很靠后。

纪元,白和尚,高老四他们去买书的时候,去听了听名单,高老四道:“就纪元的名字上榜了,还在五十多名啊。”

五十多名,也就是这些书铺预估,纪元的成绩应该在三甲。

而三甲有多鸡肋,不用过多赘述。

只听旁人有人道:“他们这书铺的名单,每年大差不差,去年二甲三十三人,他们猜中了二十人!”

这比例,着实不小了。

所以只要能在名单上,且靠前的人,心里都会松口气。

或者说,只要能在这个名单上,便会非常高兴,像是已经中进士一般。

纪元看着自己的名字,五十九。

按照对方的预估,自己妥妥在三甲。

纪元道:“先买文章吧。”

“这是他们的文章汇集,一本十五两银子。”伙计眼都不抬。

多少钱?!

高老四震惊:“十五两?!”

别说建孟府了,就算是书籍比较贵的正荣县,也不至于一本十五两啊。

“这是汇集,是我们老板从各省拉的关系,才从各家府学弄来的文章,你以为很简单吗。”伙计直接道,“去去去,不行你们凑凑钱,不要挡我的生意。”

原来是这么来的。

此间书店背后老板神通广大,跟不少府学的人关系好。

靠着这些关系,拿到府学的文章,肯定要出一大笔钱。

故而此书卖得格外贵。

十五两一本,里面是各省第一的文章。

还有国子监学生的文章,还按照所谓的排名,从一到七十装订好。

放到现在,这是不是精选作文集?

白和尚问:“那你们排名的时候,有看过里面的文章吗?”

白和尚心道,若看过纪元的文章,就不会把他排到第五十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