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5/8页)

见纪元他们年纪虽然小,倒也不错,还说了自己的经验之谈。

原来举人去考会试,其实最次也会分到一个职位。

所有举人参加会试之后,会分为主榜跟副榜。

主榜,就是大家知道的前三甲排名。

副榜的考生依旧是举人,但是会按照排名分职位。

“要说前十几年,考上副榜之后,也能让吏部安排职位,可如今不成了。”

“如今三甲的举人都等着吏部安排位置,若上了副榜,一般会被安排到各地当教官夫子。”

“一般都是县学之类的地方,所以要是不小心没考上主榜,落第去了副榜,那就赶紧离开,或者当作不知道吏部的任命。”

这也是可以的?!

眼前这位举人的意思就是,去考会试,都会有榜单。

主榜不用说,这些都是进士了。

若是落第,那也别担心,礼部还是会给你们排名,按照名次高低给你们分职位。

可现在职位不够怎么办?

那就去当老师。

府学的老师是别想了,去县学当吧。

一般的举人,基本自视甚高,怎么可能甘心去当县学的夫子。

可去考会试,进了副榜,就一定会被安排。

那怎么办?

快跑。

就算人还在京城,也要装作不知道吏部的任命。

说句不好听的,每年落榜举子那么多,大家基本都是这么做的。

吏部的这个任命也落不到实处。

而且都是举人了,都有官身,这点事情,吏部多半懒得计较。

要说这项政策其实是很好的。

既然没有官职,你们就去当老师,填充下面的县学,可以培养更多的人才。

可看到正荣县县学能有一个举人夫子就如此高兴来看。

很少有举人会“自降身份”,会去县里教学。

约等于研究生毕业,分到了非常偏僻的村小?

反正这些举人肯定是不去的。

多数举人都会回乡继续备考,等到会试再过去。

纪元忽然想到殷博士。

殷博士之前会试落榜,难道也是被分了教官的差事,按理说是不可以不去的,但还是到了好友林大人所在的正荣县当夫子?

原来是这样。

不过多数举人的选择也可以理解。

能考上举人,说是一步登天也不为过,放在早些时候,直接做官了。

便是如今,如果愿意去偏远一点的地方当县令也是可以的。

可大家的想法多是准备再考。

他们考科举,可不是为了吃苦的,读书已经够苦了,其他的苦还是不吃为妙。

吃了干巴巴的饼子,又喝了些水,众人再次上路。

路上也确实遇到同去京城的考生,大多都是坐着马车或者牛车,也有些直接走过去。

甚至路过渡口的时候,还有坐船的。

天下书生云集之处,果然不一般。

越往京城走,风貌越是不同。

北方的山石多高耸带棱角,就连树木也是高而笔直。

一直到二月十四,路程终于跑了大半。

大家决定在此地的驿馆歇一歇,后面还有四五天的路要走。

幸好他们平时走得快,稍微半天,也不耽误事。

此地的驿馆已经住了几个进京赶考的书生,有些书生上吐下泻,眼看的水土不服。

幸好他们提前赶路,否则还不好调养。

仔细问了才知道,他们竟然是渡海而来,是海岛上的学生。

一南一北,来一趟确实不容易。

他们甚至是在秋闱之后便出发,终于到了京城周边。

歇息半日,还有些举人饮酒解乏,看着便疲惫不堪。

不过也有乐观的人道:“现在正值春日,路上还好走,乡试前可是酷暑难耐,那路才难呢。”

“是啊,那会只能上午跟傍晚赶路,如今已经可以了。”

纪元更加明白。

他们身处府学前去乡试,是有多幸运。

也怪不得县学夫子们一定要让他们去府学读书,现在想来,也有这一层的缘故。

那罗博士同他讲,若此次落第,直接在国子监读书,是不是也想到这一层?

如今看来是有的。

举子赴考,前途难料。

并非一句空话。

可就算有这么多险阻,还是无数人趋之若鹜。

谁让当了进士,便是正式进了官场,以后的前途更是不用说。

要说赶考的这些人,哪个不是自己村里,县里的天才。

全都在这挣扎向前。

也有举人因此自怜,写了不少说自己多惨的诗句。

可要是对比一下,他们能来会试应该就胜过很多人了。

第二天一大早,一行人再次出发。

这次前往京城,没有再刻意多休息,顶多是让马儿歇歇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