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6/8页)
安大海摆手:“不是什么写的书,就是收集了牲畜病症,他说可以过来看看,能不能印。”
信里差不多也是这么讲的。
周伯好奇,纪元推荐的兽医书是什么模样。
还是一个乡下汉子写的?
安大海已经把书拿出来了。
周伯翻看,只见上面清晰明了的写着一排排的字。
品种:
产地:
年龄:
病因:
症状:
解决方法:
周伯越看越心惊。
这书没有一句废话。
所写的部分,全都是要点,甚至也没有一句抒发个人感情的。
用现代话说,满满都是干货知识!
这种新奇的方式,他从未见过啊。
但周伯经手的书多了,一眼看出其中好处。
这是工具书,工具书本来就不需要多少环境感情描写,只要写最关键的部分即可。
“把择书先生请过来,让他也瞧瞧。”周伯说着,对眼前的安大海更热情了。
方才还是因为,这是纪元的朋友所以热情。
这会纯粹是因为这些书了。
纪元的朋友,果然不一般。
而纪元本人,则已经全力备考了。
每年上面的要求都不一样,虽说还在等着京城那边的消息。
但大致范围还是差不多的。
考试的内容也会稍微不同,但左右躲不开四书五经。
说起这个,四书还好。
五经都知道,不会全考,五选二,或者五选一即可。
纪元听他们的进士学究讲了才知道。
周易,诗经,尚书,春秋,礼记,这五本里,士子们选择攻读的多少竟然有个排名。
按照进士学究给出的数据。
其中学诗经的最多。
尚书其次,周易第三。
而他潜心读的春秋为第四,礼则为第五。
为什么?
自然因为难易程度,也因为春秋跟礼记的经义繁多,题目互变。
其实这点罗博士跟殷博士都提醒过他。
说这两门不好理解,比如《礼记》,很多人都觉得太长了,也太复杂了,其中可以分析的意思特别特别多。
但当时纪元确实就选了这两门。
如今复习起来,也只有多读多看。
放假这段时间,进士学究还要求他们多读时文,至少读五十篇,回头他会考究。
说白了。
如今想要科举,只有两件事。
读书,跟写文章。
读书的任务是这样。
写文章自然也布置下来。
还是按照乡试第一场的大概要求,四书写三篇,每篇五百字以上,五经写四篇,每篇八百字以上。
都知道乡试一共三场考试。
为何只布置了第一场的课业。
那是因为,乡试最重要的考试,就是初场。
有些地方的考官,甚至只看初场的卷子。
没办法,考生太多,而且考场规定了最低字数,但并未规定最高。
有的考生动辄写上千字,还被官员说过经义大坏。
这些东西都是进士学究一点点教学,甚至还从他们会试的经验里拿出来做比。
如此宝贵的经验,确实很难得。
所以都想要更有经验的夫子,或许就是因此。
自读书以来,每次考试都有不同。
纪元看着眼前的几十篇文章,深吸口气。
读吧。
他这边看完,还要跟隔壁的蔡丰岚,白和尚,李锦交换。
秀才们潜心读书的时候。
想要考秀才的书生们进了考场。
依旧是四月初六进去,四月初八出来。
大海还去门口看了,府学果然不同,看着就更气派,把守的士兵也更多。
接下来便是等考试结果。
同时也在等《牲畜病集》的审核结果。
等纪元在府试放榜日出来时,这两件事情都传来好消息。
钱飞跟安小河都考上了!
他们全部榜上有名!
安大海的《牲畜病集》已经确定印刷,头一次印刷五百本。
五百本,在这种小众科目算很不错的了。
这次出来,估计最傻眼的就是安大海了。
他本以为自己就是陪着弟弟过来,顺便再来看看元哥儿。
但他的书竟然能被印出来。
这,这真的跟做梦一样!
别说他了,连正荣县的夫子们都啧啧称奇。
不过给牲畜治病也是功德一件,没人会反对。
只是印出来比较麻烦,安大海估计等不来印出,他就要跟着正荣县的人一起回乡了。
这点倒也不用担心,周家书坊并不会亏待安大海,提前给了银钱,还说印出之后第一时间送到他手里,让他看。
再说,这边还有纪元在,必然不会出差错。
他们似乎都因为纪元联系在一起,而且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