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草原研究所(第2/3页)

年后复工,草原研究所的建立也到了迫在眉睫之际,上面的任务总要落实,教授、老师和实习学生们必须尽快到位,分好研究室,开启工作——今年春天无论如何都得开建研究所了。

杜川生因为绿僵菌等研究成果而飞速跻身中农科学界顶尖人物行列,最近的许多会议都邀请了他出列。

农科院乔院长有意安排杜川生做草原研究所的所长,是以关于草原研究所的所有会议都点名杜川生必须参加,建所选址会议自然也少不了他在场。

在一群人拿着地图等文件又一次发表想法、各执己见时,杜川生忽然抬头望向院长:

“我也提一个地方吧。”

“嗯。”乔院长点点头,示意他讲一讲。

其他人也暂时放下手中文件,抬头齐望杜川生。

“绿僵菌的研究是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边的呼色赫公社第七生产队完成的,呼盟草原局特派专员兼呼色赫公社兽医员林雪君在第七生产队支边,她这些年发表的文章都是在第七生产队完成的。

“呼盟草原上生态丰富,具有多种地貌,且优质牧草紫花苜蓿的种植也有了初步成绩,林雪君同志甚至在呼色赫公社完成了青贮牧草的推广,紫花苜蓿等牧草经过青贮储存到冬天,使小尾寒羊这种不适合游牧的种群的圈养也变得可行。

“迟予教授在呼盟草原上与我共同研究绿僵菌时,也采集了大量昆虫做标本,她也表示草原上昆虫品类很多,海拔合适人类生产,寒冷的冬天能考验耐寒植物,春秋干燥、夏季湿润,对各种植物的生长也能有一个层次比较丰富的观察记录……

“尤其在呼色赫公社里拥有林雪君每年冬天授课培养出的大批初级兽医人员,许多工作需要配合的话,都能较轻松地找到人手。

“另一方面,呼盟地处东北部,比邻黑龙江,有完整的铁路设施,能比较好地完成运输工作,有需要时还能从当下非常先进发达的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所以我提议选址海拉尔。”

杜川生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加上他在呼盟呼色赫公社真的呆过,讲起那边的状况来头头是道,比许多只能对着地图和文件念理由的人要更具说服力。

他话音才落,呼市过来的工作人员便表示了支持,都是内蒙地区,在呼和浩特建所和在呼盟建所都一样的好。

“我知道海拉尔那边的呼色赫公社这个地方,林雪君同志的文章将那里方方面面的情况都描述过了,看过报纸的大多数人大概都知道呼色赫公社前面有条河叫莫尔格勒河吧。”

乔院长手指点了点桌面,又道:

“我也知道在那边有人正在进行小尾寒羊等牲畜的优种改良工作,那里的三河马被运往全国,是非常优秀的工作马。

“林雪君在农大的分享课上曾经提及过呼色赫公社正考虑扩种优质牧草,或许在未来几年内有条件可以向外运输支援冬季缺草地区如黑龙江等地的养殖区。关于农牧结合和草原环境的保护及优化,她也有非常多的点子……”

杜川生不敢置信地抬头:“您去听过林雪君的课?”

乔院长没有应声,又带着大家聊了半天在呼色赫公社建草原研究所的利与弊。

探讨到最后,一群人发现呼盟环境得天独厚,虽然地理位置偏北了些,但好在通火车,在当下只要交通便利,远一点倒不算什么了。

毕竟还有许多地方即便距离首都很近,但火车不直达,要往来实际上比去海拉尔更艰难。

又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商讨,并往呼盟草原局打过一通电话,进行了较长较详细的沟通后,本次会议终于结束。

杜川生原本也没想这件事会朝着自己设想的方向顺利落定,直到3天后接到农科院的电话,又被喊过来开会。

乔院长在会上公布了选址结果:先定在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具体位置由杜川生教授带队过去海拉尔后就地选择。

国家为建所而拨的款项会尽快到位,杜川生教授需尽快出发——研究所的5名研究员、2名助理研究员和16个实习研究员已经选好了,他们来自不同城市,都是这方面表现优异的人才。

另外,杜川生有两个自选名额,可带两名他的助教或学生作为研究员、助理研究员或实习研究员陪同他一起去草原研究所。

“杜教授,你被任命草原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了。”坐在他身边的一位中年人笑着向他恭喜。

杜川生不敢置信地瞪住身边人,几息后才抬头看向坐在首位的乔院长。

乔院长点点头,将一份任命书向下递出。

杜川生拿到大家传过来的任命书后,正面反面看了好几遍,才抹一把脸,缓回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