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我的狼丢了(第4/5页)

这一次,他又列出了许多针对草原沙化的困扰问题,其中也包括之前许多年连呼伦贝尔在内的内蒙草原、新疆草原等的沙化问题、牲畜过载问题的解决思路。

林雪君读过之后,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提笔抽信纸,用上新钢笔刷刷书写起来。

人沉浸在书写的内容中,很快便忘掉了使用的到底是金笔还是银笔,只剩要表达的内容。

书写了近一个小时,停停写写,时而沉思,时而翻看书架上的书或笔记,时而埋头奋笔疾书。

衣秀玉没有打扰她,孟天霞也只在林雪君面前水杯中没水时悄悄帮她续上。

在信的末尾,林雪君撑腮简单分享了几句自己在生产队中的生活。

忽起惆怅,便留下了一句倾诉:

【最近总是提不起劲,我的狼丢了。】

许久后,手腕都开始发酸发痛了,信件才终于写完。

林雪君啪一声盖上笔盖,又通读一遍自己的回信,用红笔改掉错别字后,才将之折好放进信封。

又坐了一会儿,她拿起来自父母的家书。

父亲的字迹苍劲,母亲的字娟秀。父亲说他工作的单位最近总是有些冷,不得不在脚边点小炉子,又常担心二氧化碳和通风问题。

母亲提起爷爷入冬后有些咳嗽,是几十年的老毛病了,在医院开了些中药在喝,有所好转。并叮嘱她在北方,呼吸道受干冷空气考验,一定要注意保重身体。

林雪君咀嚼过每一个充满关切的温馨字句,耳边忽听到炉灶里的火焰声音,人像泡在温水中般幸福起来。

读到文章最后时,她看到了父亲关于她上封信中提及的杜凤池其人的回复:

【凤池源自柳永的《望海潮》,被誉为柳永的代表作之一,有称‘一首《望海潮》,看尽江南景’,是广泛传诵的名篇。凤池,凤凰池,有收拢济济人才的朝廷之意。

杜川生取了诗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中‘凤池’做字,同他的名字成配。

生于山川,归于凤池。颇有源远流长之意。

他是我的好友,你出生百日时他还来看望过你,后来我们二人工作皆忙,才少有家庭方面的走动。他从英国留学归来后便任职大学老师,如今早已是农大教授,你怎么提起杜叔叔呢?可是有畜牧方面的知识需要他帮忙?

望复……】

林雪君盯着这几行字,反复阅读后,忽然啊一声低呼。

她捏着信纸,不敢置信地瞠大眼睛,兀自啊啊直叫。

孟天霞和衣秀玉皆从自己阅读的书本上抬起头,担心地问她怎么了。

林雪君抬头与两人对望,张开嘴巴却完全说不出话。

天呐!

杜凤池!杜川生!这个名字她前世经常见啊,国家畜牧业的奠基人,领军人物之一,泰斗人物啊啊啊!

她选修课学的多少知识都是他留下的啊!那些开创性的理论和知识,那些他提出的帮助国家畜牧业发展的举措……

她学的都是他留下的精华!

她在信中写下来的许多论点,都是杜院士的研究成果。

天呐——

她的笔友,那个说受她启发的、称她为小友的人,是她们一代一代学子膜拜的院士爷爷!

林雪君捂住脸,震惊地在屋中反复踱步。

再看书架上她珍重地摆放着的他送的书和剪报,一切都明了了。

杜川生啊!他拥有这样的书当然不稀奇了!

林雪君脑内不断出现一个又一个大大的感叹号,无数尖啸声在脑内嚎鸣不休。

放下父亲的信,她面红耳赤,久久无法平静。

直到孟天霞和衣秀玉确定她没什么事,又看回她们的书。

直到窗外黑暗中忽起一阵狼嚎声——

抽纸准备给父母回信的林雪君忽然定住,一动不动地倾听。

下一瞬,她跳起来拽上挂在门口的羊皮袄子,直奔出屋,快速跑向上风口。

狂风呼啸着将狼嚎扭曲得变了调,但这声音她听了千万次,绝不会认错。

抬头睁大眼睛,极目四望。忽见阿木古楞从驻地口疾跑而来,口中大喊:“沃勒,是沃勒——”

林雪君心急如焚,爆发出百米冲刺的速度,向狼嚎发出的方向,几乎要飞掠起来。

驻地外高草地里,面对跑出来查看情况的庄珠扎布老人呲牙低吼,站得笔直,炸起浑身毛发威吓对方。

待它远远看到从驻地门口奔出的林雪君,身上的力气忽然卸掉,狼身摇晃几下,便倒进高草丛。

林雪君跪伏在它身边的瞬间,刚才还呲牙低吼的大狼忽然变成委屈的孩子。

它竭力想再抬起头都做不到了,躺在那里,一双狼眼望着林雪君,口中不断发出哼哼呜咽。

仿佛远归的孩子在向母亲哭诉它曾受过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