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1章 太平道 天师道(第2/3页)

肥将军被张角搀起身,有些受宠若惊,他反手搀住了瘦得皮包骨头,好似一阵风都能将之吹倒的天公将军-张角,又与张角、苏午说道:“禀报渠帅,禀报道魁,我名作‘褚燕’,常山真定人。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渠帅,道魁,请随我到营帐中,小将把前事一一与您分说清楚。”

褚燕虽是在回应张角之问,但亦兼顾了苏午。

他对于苏午,更有三分未知原因的敬畏,是以对苏午处处重视,不敢有丝毫忽略——反观周遭黄巾流民,先前只是聚拢在张角周围,七嘴八舌地向张角询问种种问题,根本不在意张角身旁的苏午,视苏午若无物。

两方迥然不同的反应,已令苏午洞知,自己前身虽为‘太平道魁’,但这个太平道魁的身份,应当只有黄巾军中各路首领骨干知悉,至于普通黄巾军士,虽知太平道魁之名,但也不曾有几人真正当面见过。

张角称苏午前身为兄长,他们亦曾并肩作战。

从张角之处,或能了解前身更多故事。

褚燕引着苏午、张角一众去了营帐之中,他迎苏午、张角于主位,而后将张角大病之后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苍天失其道,九州共击之。

自苍天引天河之水倒灌九州,致使九州诸地,灾祸频起,厉诡纷纷以后,道魁为解天河之患,乘通天大河泅渡天河源流,一时消息全无。

而后‘天之号令’大肆搜杀天下义士,渠帅因与‘天之号令’相斗,身患大病,此后一病不起。

至道魁失踪,渠帅大病以后,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引兵与天下诡帅争斗,兵败身亡,黄巾军就此彻底分作大小百余支,分散天下各地。

汉中之地,即有名‘张修’者,创五斗米道,以五斗米治天下诡病灾患,网罗教众无数,虎踞巴蜀之地,此后又有名‘张鲁’者,并张修之兵,取张修而代之,改良五斗米道。

因张修掌握‘故始巫道’,创立五斗米道亦多发扬巫法,此时五斗米道法,可以斗米困缚厉诡,引苍天厉诡而为己用,而张修役使之诡,足足百千之多,是以世称其为‘鬼巫’、‘鬼师’。

张修之后,有名‘张鲁’者,领五斗米道一支传播于巴郡蜀地,其称祖父‘张道陵’传有‘太上玄元’亲授三天正法,因而将三天正法与五斗米巫道相结合,果然神通广大,使蜀郡之诡望风披靡。

自此后,张鲁于蜀郡被尊称为‘师君’、‘系师’,以此别于张道陵‘祖天师’之称。

其后,张鲁、张修同道汇合,张修不知所踪,张鲁兼并天下五斗米道教众,改‘五斗米道’为‘天师道’,使故始巫道与‘三天正法’融合,主尊‘原天三清大神’。

至于今时,天师道已然归附于苍天,获得了绝大利益。

而我们太平道日渐式微,至今已少有人知了。

现今天下之间广有传言:天师道系师‘张鲁’之子‘张盛’,自言醒觉宿慧,实系祖天师张道陵一个念头转世下生,其欲效仿祖天师祭献八部鬼帅、六天故鬼以开天门故事,乃征讨四方之贼,献于苍天宗庙之中,使‘原天三清大神’显真降世。

而张盛欲献四方之贼中,即有东方黄巾贼。”

说到这里,褚燕顿了顿,他神色沉重,看向苏午、张角,接着道:“天师道算出渠帅久病,被我藏身棺木之中,带至赵地‘黑山’之中藏匿躲避,张盛主动向张鲁请缨,领兵数度征讨黄巾黑山军,将我部从黑山一路逼压至通天河区域……我们粮草辎重尽抛,虽也躲过了张盛一时侵凌,但也终至弹尽粮绝之时……

但张盛紧咬不放,今在通天河流域,黑山军探子又一次发现了天师道的小股教众……”

忽然,褚燕噗通一声跪倒在了苏午、张角面前,满面羞惭、痛哭出声道:“为全黑山军上下性命,为太平道延续一支香火,末将迫不得已之下,本打算以封藏渠帅的棺椁为礼,献给天师道。

未有想到,渠帅会在这时大病忽愈,道魁更自天河源头脱离……请道魁、渠帅杀我,以定军心!”

褚燕把话说完,便向苏午、张角扑通扑通磕起头来。

苏午、张角相视一眼。

前者面无表情,坐在主位,好似木雕泥塑,不发一言。

后者望着不断磕头的褚燕,直至对方在冻硬实了的地面上磕得头破血流之后,方才道:“我今若杀你,‘黑山军’必然军心浮动,岂不与我生隙?乃至引得今之黄巾流民彻底溃散,流民丧命无数?

如此,太平道的香火,才要彻底熄灭了。”

褚燕低垂头颅,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以张角身躯投献天师道之事,自张角苏醒以后,已无有可能继续遮瞒,更何况今下还有那位状态不明,但实是太平道真正掌教的道魁就在眼前看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