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岳飞:又有人送军功?

唐恪有些意外。

赵宁继续说道:“京师你暂时是待不住的,民间大多数人都在痛恨你,朝堂上的谏官、言官,三番五次向朕弹劾你。”

“不知陛下为何要让臣去荆湖北路呢?”

“荆湖北路湖泊纵横,水产丰富,土地肥沃,适合农耕,还有许多土地没有开采出来,国朝正是用粮之时,朕派你去的目的是为了大力开荒,将荆湖北路开荒成另一个淮南路。”

北宋的两淮账面上就有9736万亩田,近1亿亩,整个大宋朝也就7.8亿亩。

足见两淮在这个时候的富裕。

而荆湖北路才2600万亩左右。

但明朝有一句谚语:湖广熟,天下足。

这里的湖广就是荆湖北路和荆湖南路,也就是湖北和湖南。

明朝的湖广省有多少亩田?

万历年间,大概又7756万亩田,比大宋朝此时的4688万亩,多了3068万亩田。

到了民国,这里超过一亿亩田,绝对的农业大省。

最主要的是,湖泊纵横,水利发达,而大宋朝的农业已经有了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一旦开荒出荆湖路,荆湖的粮食可以顺着长江,进入东南,再从东南走漕运进入京畿路、河北、河东之地。

是可以为河北、河东输血的。

唐恪总算听明白了,原来陛下是想让他去地方理政。

这一下子从宰相降到了地方大员,唐恪心中多少有些失落。

赵宁则说道:“朕交给你的这个任务非常重要,它关乎到国朝安危,百姓生计,以后你自然会明白。”

唐恪说道:“承蒙陛下不弃,臣愿意为君分忧,一切听从陛下调遣。”

“好,朕便将荆湖北路交给你,希望你不要再让朕失望了。”

“是!”

孙傅那家伙,只要不碰军政,搞强硬外交是没问题的。

唐恪这个人吧,只要不碰军政,搞民生治理,他绝对是一把好手。

他过去在地方为官,政绩突出,地方还有不少百姓爱戴他。

并且他还曾经治理黄河,算是有大功德之人。

只要不碰军政!只要不碰军政!只要不碰军政!

唐恪并不知道,他是赵宁派到荆湖北路的先锋队。

土地改革在京畿路才刚刚开始,陈东去年在搞土地承租的新政,那是在试点。

一旦模式走通,赵宁会陆陆续续选其他几个路去尝试推行,将已经尖锐到极点的土地问题缓解下来。

其实赵宁眼下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还不是南方的田地,唐恪最多算一颗棋子,先布下去。

现在最棘手的问题,依然在河东、河北,不是金军,而是自己人。

河东、河北在账面上有4000万亩地,但实际上远远不止,北方瞒报土地现象也非常严重。

那么问题来了。

因为打仗,许多田都慌了,一些村子人死的死,逃的逃。

这种南逃的趋势还在继续。

如果不加以遏制,黄河以南土地本就兼并到极限,又突然多那么多人进来,必然引发多地的民生混乱。

而且河北、河东的人口锐减,以后那里的军政粮食、兵源供给从哪里来?

说到底,必须想办法把哪里的人留下来。

这才是现在要快速解决的。

而且这个问题还牵扯到另一个国家战略资源层面的问题。

铁矿!

大宋朝的铁矿,相当一部分还分布在河北、京东东路等北方。

最大的盐池也在河东解州。

盐铁在古代是国家的命脉。

如果人都跑了,盐铁的开采怎么办?

市场上盐的供给减少,各地盐价都要暴涨。

铁就更不必说,武库里本就没什么武器了,军器监正在日夜赶工,需要的铁只会越来越多。

北方大面积瘫痪,其影响力,就不是丢一些地盘的问题,是会影响到大半个国民经济。

一旦如此,金军再次打过来,赵宁就会三头六臂,也无计可施。

所以,如何才能让人继续留在河东、河北才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

当日,唐恪便收拾一番,低调南下。

三月十九日,济南府。

刘豫在曲阜扶持了新的衍圣公后,急不可耐抵达济南府,准备营建他的京师,设置百官,建立齐国。

这天中午,他们刚进入济南府地界。

一想到以后自己前程似锦,有享用不完的美女,孔彦舟就笑得合不拢嘴。

他拍刘豫的马屁:“陛下圣驾抵达济南,臣这一路上看见百姓无不欢呼,想来京东东路百姓苦暴宋久矣,陛下真乃圣明之君。”

刘豫哈哈大笑,他说道:“那是自然,想那汴京之中,赵氏昏聩无德,只知享乐,不思进取,百姓无不怨声载道,朕奉命于天,御极四海,恩泽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