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雪下了一整晚(三)(第2/3页)

柏砚浑身湿透了,脸上都是水,分不清是雨还是汗,黑色的短发拧成一条条的绳,黏在他的脸颊上。显然,他遇到了意外,但我和他的军行车都将在两分钟后启程,留给我们的五十秒让我和他都无心去讨论迟到的原因。

柏砚干脆利落地脱下行军包,哗啦一下拉开最里层的隔间,手唰地伸进去又立马弹出来,比过年杀猪时掏猪心还迅速。他从行军包里给我拿出来了一个圆形的白色坨子,递给我说,‘快化了。’

尽管用了好几层恒温绷带缠绕,但我依旧清晰地感知到了它的冰冷。我拿着,完全不知道这是个啥。然而,来不及问柏砚了,‘好!我走了!’我一边说着,一边朝和他截然不同的方向狂奔。他也如此,将包甩在肩上后,头也不回地飞驰而去。

万幸,我和他都赶上了车,没有被记缺席的处分。等我坐在位置上,匀了气,我便迫不及待地想弄清楚柏砚给的坨子到底是什么。我左手举着它,右手揭开一层又一层的绷带,一个圆形的、布满尖刺的、晶莹剔透的冰体,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起先还不敢确认,端详半晌,上嘴啃了一口,才明确这是一块形状怪优美的冰雹。

「生日快乐,冬冬。」

终端闪了闪,柏砚的信息发了过来。

我哭笑不得地明白,原来柏砚说的‘给我抓了个’,是指给我抓了个冰雹。

当时我对柏砚送我冰雹只是感到惊讶和好笑。现在回首,一切都倍感美好。不论是柏砚精心挑选了块最漂亮的冰雹,为了送到我的手上,将这块初雪的结晶保存了一个冬天;还是在车站上短暂匆忙到连对话都无法完成的见面,都很美好。

“可惜当时储物空间不能制冷。”唯一的遗憾是当时任务紧急,我手忙脚乱,无暇顾及,只能任由这个冰雹变成一捧冰水。

柏砚不觉得有什么好可惜的。他想的很清楚,将它放到我手心的瞬间,这块冰雹的使命便完成了。“冰本来就是要化的。”他说。

“十八岁……”我感叹道,“五十年前了啊,一想到上次和你一起过生日是半个世纪前的事儿,又点儿奇妙。”

但柏砚摇了摇头,“上一次不是在十八岁。”

姜冻冬没明白他的意思,反问,“什么不是在十八岁?”

柏砚垂下眼,他向下望去,目光穿过透明模式的飞船,直达乌黑的土地。礁石大地皲裂出细密的缝,纵横交错,细看还能瞧见缝痕中鲜红的岩浆,如同大地的血管。

柏砚说,“上一次在初雪的时候和你见面,不是十八岁。”

可姜冻冬仍旧迷茫地看着他。

柏砚顿了顿,只能说出确切的时间点,“是三十五岁,”他轻轻地说,“柏莱出生的第一年。”

那年的初雪推迟了一周。

柏砚的记忆断断续续地恢复,但不成体系。他在两种身份里挣扎,既觉得这份记忆虚假,与他并不相配,又丧失了对如今生活的归属感。

旧日时光闪烁着,柏砚知道应该做出取舍。这道选择题再简单不过,两个选项,一个是过去式,一个是现在式,让五岁的他来,他都知道该选哪个。

三十五岁的柏砚花了126天说服自己照常生活,维系婚姻,按部就班。不过是段早已结束的回忆,明天的太阳会照常升起。他如此坚信。

可是,在第127天的夜晚,柏砚取下了挂在门口的大衣,独自消失在夜色中。

他不知道他为什么要离开家,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沿着堤坝一直走,走到车站,搭乘一辆A437列车。他甚至不知道他的目的地,更不知道在不明白目的地的情况下,他为何走得如此笃定,好像在他无知觉时,大脑已经不知多少次规划了这条路线。

这是柏砚人生中少有的混沌时刻。他仿若又回到了柔弱无助的幼年,他是两个家庭的私生子,是没有归宿的孤魂野鬼。他不知道他来自哪儿,又去向哪儿,不知道他这趟行程的终点,也不知道他的行走究竟是为了抵达终点还是别的什么。

柏砚行走在无人的旷野,全凭借本能行事。直到拐弯处,他没有站稳,从一个土坡摔下,猛烈的坠落感令他落回大地。他如梦初醒,他回想这一路的线路,才发现他居然在去前任新家的路上。

谁是他的前任?

柏砚茫然地问。

许久后,他给出了答案,是一个叫姜冻冬的omega。

他应该立马掉头,原路返回。坐在土里的柏砚试图给自己下达指令。下一秒,他听见了一串熟悉的笑声。来不及思考,身体已经站起,人烟稀少的草甸地上,只有柏砚、姜冻冬,和裴可之。这是姜冻冬和裴可之住宅区的后花园,搬来的第一天,就成为了他们俩的散步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