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人才与婚事(第3/4页)
诚哥儿性子要强,不好意思开口。他写封信问问,也卖卖惨,给诚哥儿一个开口的理由。
以后加盟商会越来越多,分厂也会随之增加,人才必须要跟上。不然那些地方,谁来管理?靠着他们自己,天南海北的跑?
想到就写。
是给好友写信,江知与算着日子,也提醒徐诚,成亲半年了,要注意身体反应了,不能因忙碌,就忽略身体感受。
“我们习武的人,身体强健些,孕期反应比较弱,怀孕初期容易忽略。你平日多注意。”
别忙着忙着,把孩子忙没了。
这信寄出没两天,江致微写来的家书到了。
津口县的掌印女官黎文君有意做媒,他写信来问问大伯和阿晖叔的意见,想听听他们的想法。
他近几年的境遇实在太难太苦,亲事也就成了他们不敢公然言说的一件心事。
现在有信过来,江承海跟宋明晖都很高兴。
江知与拿了纸笔,在旁边把人名都记下,听着父亲跟爹爹的讨论,做着标注,以免聊着聊着,说混了。
江承海跟宋明晖很默契,择亲一事上,有着相同的考量。
津口县民情特殊,以宗族为集体,大家族就不考虑了。
大家族是个好靠山,但江致微在当地无依无靠,容易被拿捏,受掣肘。人被束缚着,哪能舒心?
中型家族,他们也不考虑。
中型家族易反复,家族没起来前,自是千好万好。发展起来以后,人心易变。江致微已经很苦了,就不拿一时的安稳赌未来了。
小家族吧,弱是弱了些,倒也般配。两人般配,婚嫁平等。
定下家族背景以后,江承海跟宋明晖就有了意见分歧。
江承海想要定个性情柔和的人,也是私心,想要有人能照顾江致微。
宋明晖说,要个讲理的人。人只要讲理了,自然会分配家庭劳动,一个在外头忙活,另一个自然会把家里照顾好。光是柔和有什么用?一日三餐谁不能做?重要是能主事。
江承海说:“那讲理的人,不是轴吗?一天天累死了,回来还硬要争个高低,累不累啊?”
宋明晖:“轴的人不讲理。”
江知与:“……你们再选一个。”
他们各自把中意的人选记下,又把信上列出来的人看了又看,发现有个活泼开朗的人也不错。
江致微从前不沉闷的,有少年心性,对未来充满希望。生活虽有不如意,总能过去。哪像现在?说好听点,是老气横秋。说难听点,是死气沉沉。
他们两个也问问年轻人的意见,想听听江知与怎么想。
江知与觉着,人是会被吸引的。被对方身上的某个特质吸引。
这个特质,是自己没有,而对方有,且很闪亮的。
或者志同道合的。看见对方,就有满满的动力,说话做事都能想到一处去,想到对方就会开心。
他说:“堂哥应该不喜欢性格柔和的人,他性格也好,两个人待一块儿没话说。”
活泼的吧,太闹了。
以前的江致微能喜欢,这样鲜活、有生命力,两个人能聊到一处。
讲理的……
江知与认为江致微已经悟出了自己的道理,他命运多舛,不会再适应别人的“理”。迟早相看两厌。
宋明晖若有所思:“依你说,应该找个踏实能干的。”
江承海立马找到了信件里唯一一个踏实能干的人的信息。
是个“老”哥儿,说起来也不大,还比江致微小一岁。
拖家带口的,家庭条件没比江致微好多少。
他家里有摔断腿的父亲,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一个弟弟。
哥哥早早分家,不跟他们一家过。家里老小,都是他一手拉拔的。
人能干,模样也好,性情爽利,但成亲条件,是要男方接受他带家人一起嫁。
这种成亲方式,跟男方入赘没区别。
近几年,又改了。希望男方允许他常回家看看。
信里没有多余的信息,江承海跟宋明晖能根据现状做一定推理。
这小哥儿年岁见长,家里情况又没好转。年轻的汉子还有别的选择,再加上同龄的早早都介绍过,后生多数不会往“年长”了娶,他只能往下面配。
比如配鳏夫、配混子,又或者是某些有伤、有隐疾的。嫁过去除了一家老小得照顾,还得做家里的老黄牛。
宋明晖又看一次信。
江致微在信上写,这些都是愿意跟他结亲的。
怎么确定愿意的?
要么黎文君问了,要么是自荐的。
黎文君能在家族之外,列出性格不同,但品性都很好的哥儿姐儿,让江致微有相看余地,就不会安排这种有争议的人进来。
所以这个是自荐。
其他条件已经明确,再有一个勇于争取,就跟江致微十分般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