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一见钟情(第4/4页)
“竟是这样?”纪明遥惊讶。
但她随即想到,此世只有男子能从正当途径为官为将、称王称帝,天下女子功绩被打压、被掩盖,不能显于人前的又何止一人。
并不值得惊奇。
连平阳昭公主的军权,都全数被亲父分给兄弟。她从未得到过李渊任何支持,做到“远近咸附,威振关中”,攻守均无败绩。可长安之战后,史籍上竟再不见她分毫功绩。①
所谓“死后以军礼下葬”,不过些许哀荣而已。
纪明遥笑了笑。
“既然咱们才来都知道了,想必不是虚言。若非确有其事,谁敢传一地父母官全靠妻子?”她道,“去各家回信吧,说今日中午,我请四位用饭。”
她原本计划今日休息,明日再开始交际。但客人里有姜孺人这样隐于内宅的“女知县”,自然是今日就请!
黄葫媳妇忙去办差。
春涧花影也忙给姑娘另选首饰,做见客装扮。
巳正,纪明遥见到了四位来客。
四人都独自前来,只有仆从跟随,没有一人带家中儿女。
她着重看姜孺人。
这位女士年约不惑,眉目温婉、举止娴雅,看样貌便知出身江南地带。她也的确是姑苏姜氏的姑娘,父亲曾有举人功名,母亲则为先刑部郎中之女,二位长辈皆已亡故。
但姜孺人生得一张温柔圆脸,言语却大胆利落,张口声音脆爽。
待庄宜人谢过纪明遥,她上前笑道:“那些‘久仰盛名’的话,想必淑人也听厌了。我便大胆无礼,不再多劳淑人的耳朵。又听得淑人向来不受金帛重礼,论起书画学问,我又不及庄宜人,只恨无诗、无物相赠,以表心意。但想到淑人初来一地,或许饭食不合胃口,我便带了几坛小菜,皆是家里干净腌制的,或许能入淑人的口。”
“我正愁来了这里,却还不敢尝当地风味。你这几坛小菜真是及时!”笑挽了她的手,纪明遥说,“我也不顾虚礼了,这就让人送去厨上,中午盛来几碟,一同尝尝你的手艺?”
姜孺人忙道:“淑人不弃嫌,自然是好!”
县丞、主簿夫人也见了礼,五人便在堂屋分主宾落座。
丫鬟们捧上茶点,纪明遥便笑道:“这是家里厨子做的,也不知合不合你们的脾胃,用的还是我们从京里带来的米面。我一路过来,看春耕已始。不知县里百姓都种哪几样粮食?产量、口感如何?”
这些话,她是看着姜孺人问出。
姜孺人心中一动。
纪淑人,便是因产钳有功,得陛下和皇后娘娘封赏三品淑人诰命,比崔大人品级还高。
老爷受命中泽父母官,不能胜任,她于家中辅佐,是为人妻子应尽之义,不算额外有功。老爷感激她的辛苦,又体贴她劳累,从不用家事烦扰她,更不蓄姬纳妾碍她的眼,还不介意满县甚至一府皆知是她的功绩,逢人便夸赞她贤德,她不应再有妄求。
可“不应”,便不能有吗?
她又为什么“不应”再想更近一步?
她想要的,又为何是“妄求”?
“县北土地肥沃,引水通畅,大半种植水稻。两成旱地种小麦、玉蜀黍。”望着纪淑人含笑的双眼,姜孺人端肃回禀,“在东南通镇五村,主要种植花生、葵花等油料……”
-
纪明遥第一封奏章送抵京中时,已在初夏。
今岁雨水颇多,方一入夏,京中便连绵了五日阴雨。
可柴府西北院落中,纪明德的心情却已如天光放晴。
成婚九个月,她终于有了身孕!
三爷日日与她亲近,她却一直不见好消息,父亲又被禁足,急得她几乎要请太医调养。现在看来,不是她或三爷谁身体不好,只是缘分还没到。如今不就有了?
“赏!”纪明德笑命,“院里每人赏一个月的月钱,先走我私账!”
等三爷回来,知道有了孩子,这二三十两银子还怕回不来吗?或许连她以前出去的那些都能回来!
其蓁与桃夭慌忙领命办事。
两人一同出至廊下。
雨水不断打在房檐上、落在石砖上,发出滴滴答答让人心烦的声响。
桃夭一手护住小腹,含泪看向其蓁。
“求求你,就帮帮我吧!”她抽泣着央求,“奶奶有了身孕,不能服侍三爷,我的身子也不能了。你不帮我,三爷寻不着人,在奶奶面前露馅,不但我的孩子留不住,你也免不了奶奶责罚呀!”
她问:“做三爷的人,有什么不好?也不委屈了你!你怎么就是不愿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