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苏曳晋升!晋级世界强国!(第2/4页)

随着苏曳说完之后,政事堂的所有大佬全部出列。

“臣遵旨。”

“奴才遵旨。”

政事堂通过,军机处通过。

三年之内,整个天下男人剪掉辫子,就成为了圣旨。

……

这个朝廷的旨意,立刻引发了无比强烈的轰动。

支持者很多很多,甚至不知道多少人听到旨意之后,迫不及待地剪掉了头上的辫子。

当然或许很快就会内心惶恐,觉得自己太急切了,担心朝廷旨意会有反复。

而反对者也有很多很多,很多人甚至破口大骂。

这还是大清的天下吗?

这不是颠覆了纲常吗?

这留了几百年的辫子,猛然说要剪掉,毫无疑问会造成强大的心里不适。

但是,剪辫子这件事情暂时没有强力执行,只是不断地宣传。

而各级官员为了表示忠心,主动剪掉了辫子。

而一个衙门内,只要有几个人剪掉了辫子,那么剩下的人你不剪都不行了。

你什么意思?

你是对皇父摄政王有意见吗?

为了自己的官职和权势,也不得不剪了。

所以这股风潮比想象中要快得多。

而伴随着的还有税收政策的改革。

所有的厘金局全部收为朝廷所有,并且交给中枢的银号操办。

但是,也不是完全不给地方财政活路。

把许多种商税分成两部分,大约六成多归中枢,四成左右归地方。

而这个厘金局改革已经整整持续了两年多时间,为了推行这个政策,左宗棠、马新贻、李鸿章等人杀得人头滚滚,不知道把多少地方大族连根拔起。

杀到后面,很多地方大族甚至内心在哀嚎。

别杀了,别杀了,我们知道你们要干什么,赶紧改革吧,我们举双手支持,再杀下去真的扛不住了。

但是朝廷中枢依旧什么话都不说。

什么厘金局改革?

这是地方腐败治理,这是科举贪腐案,这是田赋案。

和厘金改革,地方改革有什么关系?

继续查,继续杀。

最终很多地方官员书生扛不住,主动上奏,请求进行厘金局改革。

朝廷中枢对地方大族的清洗依旧再继续,但总算延缓了许多。

这群人不是不恨,不是不愤怒。

但更多的是害怕惶恐。

至于造反?

手头没几个兵,造反个屁。

几十万军队全部掌握在苏曳手中。

尤其三场大战的结束后,更是连一丁点的反对声音都没有了。

当厘金局改革真正推行的时候,很多人甚至喜极而泣。

终于……终于落地了啊。

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吧?

所谓的科举舞弊案,也终于该结束了吧。

……

接下来漫长时间内,都会推行这两个政策。

新政策也大概会等到这两个政策全部完成之后,再推行。

因为现在工业,商业发展的速度极快。

很多深层次的改革反而不着急了,这种快速发展能够掩盖许多问题。

按照这样趋势,高速发展至少还能持续十几年时间。

接下来,天下人就关注一件事情。

摄政王的家人,何时从离开九江,返回京城。

他们一日不回,就代表着一日不真正稳固。

但是,苏曳却依旧没有让父母回京的意思。

就在整个朝政有条不紊推进之时,从伦敦传来了噩耗。

1873年,阿尔伯特亲王病逝。

尽管比历史上多活了十二年,但这位亲王依旧没有长寿。

收到这个消息后,巴厦礼和尤根嚎啕大哭。

而苏曳则是在书房内,静静坐了一夜。

不仅仅是个人情感,还有国家利益。

这位亲王虽然没有执掌大权,但却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

伦敦敌视中国,反对两国关系的人,可是大有人在。

但是因为巨大的利益,加上阿尔伯特亲王压着,所以两国关系的主流没有改变。

哪怕是在越南的对法战争,哪怕是进攻日本,大英帝国表现得非常愤怒,甚至提出强烈抗议,但是也依旧没有改变外交主旨。

而现在,阿尔伯特亲王离世之后,这种关系还能维持多久?

维多利亚女王内心深处对中华是偏敌意的,这点苏曳始终知道。

……

苏曳和嫡系官员进行关键性商议,内容只有一个。

接下来的外交政策,何去何从?

是继续保持对大英帝国友好政策,盟友关系?

还是改变策略,转而和德意志帝国结盟。

如今德意志帝国对于和中方结盟这一点是充满渴望的,尤其是俾斯麦首相,派遣了一波又一波密使,想要和中国缔结长久的盟约。

而且是正式的,公开的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