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伟大时刻!七省盟约签订!(第5/7页)

“他去位了!”

皇帝不由得一愕,道:“为何去位?”

桂良道:“因为厦门教案的真相和图片在英国传出去了,受害者是妇女和儿童,引起了英国民众的强烈反感,被视为耻辱,玷污了大英帝国的形象,额尔金伯爵要为此负责,所以他下台了。”

接着,桂良奉上了几份报纸。

皇帝看不懂上面的英文,但是有翻译,还有图片。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足足好一会儿后,皇帝道:“这种报纸,我大清绝对不能有,谁要是办这东西,斩!”

所以皇帝,他本能地嗅出了报纸的危险之处,能够煽动民意。

清朝皇帝的保守,完全是不敢想象的。

嘉庆皇帝的时候,国库空虚,于是诏令天下人献计,如何才能充盈国库。

有一个豪商委托官员代为上奏,说有一个办法,很简单就能为国库赚钱。

就是朝廷把矿承包给商人,商人雇人挖矿,然后每年分给朝廷一笔钱。

朝廷不费任何代价,就可以坐收大量的银两。

这听上去,仿佛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清廷连官位都能卖,何况是矿承包权呢?

结果嘉庆皇帝严厉拒绝,理由并不是什么国有资产不可流逝之类。

而是说,一旦挖矿,就一定会聚众,一旦聚众,就可能闹事造反。

所以满清皇帝的思维,一脉相承。在这种思维下,咸丰皇帝才会对苏曳的经济实验区充满了敌意和排斥。

紧接着,皇帝忽然道:“额尔金伯爵下台,这是好事啊,大好事啊!”

桂良道:“对,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在整个清廷看来,额尔金是战争派,是对华强硬派。

而之前的包令公使,是软弱派,妥协派,苏曳稍稍一说动,他就无条件退兵了。

皇帝道:“如今洋夷颓废,发逆战败,朝廷可以心无旁骛,解决苏曳了。”

“朕对苏曳的容忍,已经到了极限。”

“此人目无君上,目无朝廷,朕决定,不计代价,也要拿下此人!”

“不计代价,也要瓦解他在九江的所有事业。”

杜翰道:“圣明无过于皇上,现在唯一的障碍,就是苏曳手中的那支军队。”

桂良道:“皇上是天下之主,朝廷掌握大义,苏曳或许敢借发逆之刀杀人,或许敢阳奉阴违,但绝对不敢公开谋反。”

杜翰道:“对,一旦谋反,他就会身败名裂。他更加不敢和发逆合流,否则更会成为天下士绅公敌。”

桂良道:“从之前苏曳的种种行为来看,他非常爱惜名声,爱惜民心。比如皇上罢免了他的江西巡抚之职后,再想给他封官,他都拒绝了。又比如皇上下旨让他进京完婚,他也立刻进京了,反而让寿禧公主逃婚,他才借机以受害者的身份逃离南下。”

“从中可见,他非常爱惜政治羽翼,连公开抗旨都不敢,更别说公开谋反了。”

事实上一直到现在,朝廷和苏曳在表面上都没有翻脸。

苏曳从未抗旨不尊。

而朝廷罢免了苏曳江西巡抚之职,理由也是让他担任另外要职,给他安排了另外一个二品官职。

苏曳没有公开说什么朝廷不公。

朝廷也没有公开说苏曳大逆不道之类的话。

双方明枪暗箭斗争许久,都还维持着政治体面。

杜翰道:“皇上,苏曳虽然被免去江西巡抚之职,但依旧掌握巡抚之权,这是关键之处。”

匡源道:“对,沈葆桢署理江西巡抚,而他对苏曳言听计从。而苏曳只要一日掌握巡抚之权,也就间接掌握了江西的兵权。”

杜翰道;“所以想要对付苏曳,必须先卸其权,换江西巡抚。”

桂良道:“沈葆桢不是刚刚上奏捷报,说逼退了洋夷舰队,是我大清之外交巨大胜利。那就借机调他进京,担任礼部侍郎兼鸿胪寺卿。”

皇帝皱眉。

鸿胪寺卿也是九卿之一,而且还兼礼部侍郎?

他非常痛恨沈葆桢,万万不想封他这样的官职。

桂良道:“沈葆桢做了这个鸿胪寺卿后,皇上立刻派他去和英国人谈判,就谈厦门教案,洋夷迫害我大清子民,让他们赔款五十万两银子。谈判失败后,立刻将他罢免。”

杜翰道:“封沈葆桢这么高的官职,也正显得朝廷大义。”

皇帝道:“那派谁去做这个江西巡抚?胆子小了可不行。”

杜翰道:“福州将军耆龄,他之前就曾经担任过江西巡抚,现在江西还有很多人是他的部下。此人对皇上忠心耿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去了江西,就是一把利刃,能够狠狠捅向苏曳。”

耆龄的忠诚,在这一次的福州民变中展露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