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金钗都是苦命人啊(第3/3页)

呃,宝二哥的今后减去一半吧,省下来都送来荣禧堂孝顺老祖宗。

……

前厅的宝玉还不知道四妹妹又削减了他的零嘴,这会正义愤填膺的骂着翰林院修撰梅信宜。

这事说来是真令人气愤,梅信宜名中有信,实际上却是个毫无信用之人。

当初见金陵薛家权通京城,与贾、王、史三家公侯是姻亲故旧,便有了联姻攀亲的心思。

梅信宜三十多岁才考中进士,入京前寻机为其子梅岚与薛家二房定下亲事。

薛蝌之父为此没少为梅信宜送上金银疏通关系,让中了进士的梅信宜在翰林院选考时通过了考核,顺利留在了京城。

原想着梅家在京城站稳脚跟后,会履约继续走六礼,最后等宝琴及笄完成婚事。

可不想薛蝌父母接连过世,哪怕薛蝌按规矩送去丧报,梅家根本就没有派什么正经人前来吊唁,而是遣了一仆,送来几篮纸钱。

此事让薛家二房成了金陵府的笑话,若非薛家兄妹需要守孝,薛蝌差点就杀到京城打上门去了。

后来薛家大房也出事了,梅家就更拿薛家二房不当一回事。大房入京前,薛蝌特意从乡下老家赶回金陵府,拜托伯娘带了一封信上京。

信中有对梅家的不满,也有最后一丝期望。妹妹的婚事是父亲当初定下的,薛蝌是个守诺之人,更不想让妹妹背上被人退婚的名声。

信是送到了,梅家在回信中也说的好好的,等宝琴及笄就继续走六礼完成婚约。

可没过一年,梅家与京中某位大人定下婚事的消息就传回了江南。

薛蝌大怒,立马要上京问个清楚。他这一回的打算可不是继续早年定下的婚约,而是退婚。

薛家二房,看不上梅家子,他薛蝌要给妹妹退了这桩婚事!

却不想正逢倭寇肆虐江南,耽搁了行程。

等朝廷平定了倭寇之乱,大房来接他们的人也到了金陵。

原先与梅家定下婚约的那位大人,涉案贪腐,被朝廷夺了官帽,全家流放岭南养鱼养虾去了。

梅家一看薛家二房进了京,立马又舔着脸跑去薛府,想要继续与薛家的婚约,算是把薛家给恶心坏了。

薛蟠拎起方天画戟就要打杀了梅家父子,要不是薛夫人给拦了下来,梅信宜一家早就去地府给薛蝌之父磕头赔罪了。

就这还不是最恶心的,最让人气愤的还在后面。

打年前开始,京城就有人开始传薛家二房不守信义,见梅家小门小户,打算毁亲,好让薛家二姑娘攀龙附凤……

传言还传的有鼻子有眼,据传荣国府老太太在第一次见薛家二姑娘时就说要把她说给自己的乖孙宝玉……

事实上老太太真说过这话,不过老太太的原话是,若不是宝玉与云丫头青梅竹马,琮哥儿与玉儿也定了亲,她膝下又没有年龄合适的孙儿,她非得把画上出来的姑娘留在荣国府不可。

这传言哪怕不是梅家人传出来的,那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薛家两个姑娘都被流言困扰,流言的另一头竟然都指向了贾家,巧不巧?

贾琮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讥讽道:“这梅翰林还真是深得墙头草的精髓,真不知他哪里来的脸敢说自家清贵?”

嘲讽了一句后,贾琮伸手揽住宝玉的肩膀:“宝二哥,你不是要给琴妹妹出气吗?正好,我这儿有个故事,还请宝二哥润色润色,过几日发到《京城晚报》上去。”

宝玉疑惑问道:“故事?什么故事?说故事也能给琴妹妹出气?”

“不但能给琴妹妹出气,还能让他梅家遗臭万年!”

贾琮呵呵一笑,开口唱道:“秦香莲跪轿前心惊胆战,包相爷坐上边细听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