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极端星体(第2/3页)

质量如此巨大,辐射如此强烈,体积……却这么一点?

科考飞船再度靠近,在全功率开启的抗辐射设备帮助之下,终于平安无事的来到了距离它仅仅一百多万公里的地方。直到这个距离,望远镜才完整的拍摄到了它的圆盘状结构。

那是一颗半径仅有18公里的微小星体。

它是一颗中子星。

在人类文明的星表之中,它被编号为RXJ185635-3754,位于南冕座方向,距离约为470光年。

整个宇宙,它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一颗中子星。

约一百万年前,原始人类尚且处于石器时代的时候,它的前身,一颗质量约为太阳2.6倍的白色亚巨星走到了生命的末期,发生了超新星爆炸。

组成这颗恒星的大部分物质,被这几乎可以称之为宇宙之中最为猛烈物理过程的爆炸炸碎,直接被抛洒到了太空之中。

核心的约0.9倍太阳的质量,则被爆炸所造成的对内部的极度压缩,直接压缩成了这颗半径仅有18公里的渺小星体。

它的电子被直接压进了原子核,与质子合并成了中子。

这一过程,不要说电磁力,便连电子简并压力都无法抗拒。

于是,这一整颗星球,便全部由中子组成。且,中子也被密集的压缩到了一起,相互之间几乎没有空隙。

对于正常物质来说,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空隙,占据了整个原子体积的99%以上。也即,正常物质其实都是“中空”的。

桌子,椅子,馒头,面包,面条,水,金银铜铁……

等等等等,一切正常物质其实都是中空的。

但中子星不同。它内部不存在这个空隙。

由此,中子星具备了极高的密度。

白矮星的密度,约为一立方厘米几吨的样子。但一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质,其密度却可以高达白矮星的数千万倍,达到了约一亿吨,甚至更高的质量。

相比起白矮星,正常物质的密度就像是真空一样稀薄。但相比起中子星,白矮星的密度也如同真空一样稀薄。

如此巨大的质量,如此微小的体积,赋予了中子星极为恐怖的表面重力。

就像是此刻被人类科考舰队选中为目标的这颗中子星,其表面重力便高达地球的数十亿倍。如果不考虑中子星自转,以及相对论效应的影响的话,它的重力加速度甚至于超过了光速。

就算引入相对论效应作为修正,这颗中子星的逃逸速度也达到了约15万公里每秒,达到了光速的二分之一。

也即,一个物体想要从中子星表面逃脱,它的速度必须要达到光速的二分之一才可以。否则,就只能被束缚在中子星之上,永远也逃脱不了。

逃逸速度的另一面,则是星体引力场可以为外来物体加速的速度上限。

比如地球的逃逸速度,是11.2公里每秒。也即,一个物体从高处落向地球,无论其原始位置有多高,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等影响的前提之下,它撞击地球的最高速度只能达到11.2公里每秒。

而这颗中子星的逃逸速度达到了15万公里每秒,也即,它可以将落向它的物体加速到15万公里每秒的速度。

一个人能爆发出多少能量?

在寻常环境之中,人力极为有限,不过是最多举起百来公斤的东西罢了,换算成能量,不过一千焦耳左右。

但如果这个人能豁得出去,想要爆发出更强大的能量,那中子星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他不需要做其余任何事情,只需要跳向中子星即可。中子星的重力加速度会自动将其加速到0.5倍光速的速度,然后令其重重砸向中子星。

在这个速度之下,一个体重为70KG的普通人,通过与中子星的撞击,将释放出约7.88*10^17焦耳能量。而地球时代大名鼎鼎的沙皇炸弹,其爆炸之后释放的总能量也仅有4.2*10^17焦耳左右,大约仅有这个数字的一半。

由此,中子星这个更高的平台,做到了让一名普通人爆发出了远超自身极限的能量。

中子星便是这样一种极端、极限、且神奇的星体。

如今的韩阳已经确定,在这种神奇的星体周边,便隐藏着暗力理论这一更深层次描述宇宙底层运行规律的理论的奥秘。

韩阳知道,暗力理论主要用于描述暗物质和暗能量。

在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这四大基本力之外,暗力,大概可以算作是第五种基本力。

这种基本力,塑造出了如今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格局。

早在二级文明阶段,人类科学家们便已经知道,宇宙之中的万千星辰,浩瀚尘埃,庞大河系,等等等等一切可见的物质,其质量加起来,仅仅只占到整个宇宙总能量的20%左右。

剩余约80%,全都是暗物质和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