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掉队(第2/3页)
反倒是拖延了美军和伪军撤退的速度。
一营三连。
夏远的眉毛上结满冰霜,嘴巴呼吸出来的热气,顺着面罩的缝隙往上翻涌,形成水珠,又冻结成冰晶,把眉毛包裹着。
三连战士们大都与夏远差不多。
大老刘吐着哈气,搓着双手:“这鬼天气,还真是冷啊。”
十一月份的天气,朝鲜的气温下降的厉害,尤其是夜间气温,骤降至零下二十几度,白天的气温也很低,即便是出着日头,却没有任何的温度。
照射在山脊上的皑皑白雪,灿灿一片,刺的人眼睛生疼。
山路难走,山路更是难寻。
积雪覆盖着,完全看不到山路,负责带路的同志是朝鲜人,即便是对周围地形熟悉,面对白雪覆盖的山路,仍旧表现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
他甚至好几次劝解志愿军的同志,放弃追击敌人。
只要把敌人打跑了就行。
但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大伙心里都明白,如若不永绝后患,必定后患无穷。
待敌人修整之后,势必卷土重来。
犹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般。
志愿军的决心,远远胜过被白雪覆盖的山脊和冰冷刺骨的天气。
阳光普照,远处山尖的另一端传来敌机引擎的呼啸,山上传来一声哨子。
原本一条长龙的三三五团队伍,迅速向四周旷野分散。
“夏小子,这边。”
大老刘一路上护着夏远,听到尖锐的哨子,便立即明白哨子的含义,拉着夏远跑到一颗枯树下,往反斜面一趴。
身后反穿的棉服,露出白色的内胆,虽说和周围的雪地不能完全相容,但从高空俯瞰,是完全看不出来区别的。
一架美空军的‘油挑子’从泛着明光的山尖冲出,巨大的气浪卷起大量飞扬的白雪,阳光照射下,机身散发出沁色的冷意。
那架战斗机几乎是贴着树梢飞过,气浪翻卷着白雪,呼呼的吹过山沟大地。
“头埋着。”
大老刘把脸埋在怀里,一股冷风参杂着雪花呼啸而过。
油挑子远去,等了一分钟没有任何动静,哨子声又响起,三三两两的战士们从地上站起来,很快便汇聚成一条长龙,继续沿着山脊向敌人撤逃的方向追击。
白天赶路缓慢,美军的空军时不时的出现在头顶。
战士们走走停停,一直到了天色渐渐暗淡下来,队伍才走上公路,或是沿着小路,急匆匆的向前追击。
“加快脚步,夜间敌人赶路的速度会缓慢,咱们要趁机追上敌人!”
“加把劲,追上敌人,把功争回家!”
周围不断地响起给战士们打起鼓励的声音。
急匆匆的战士们向前走,连吃饭喝水的空闲都没有。
夏远看到不少战士们走的着急,顺手抄起身边石头上的积雪,塞进嘴里,又急匆匆的往前走。
路过的战士和前方战士一样,同样抓一把雪,便是补充了体内缺失的水分。
“这里有冰疙瘩,塞嘴里化开。”大老刘不知道从哪里瘸断的一截冰疙瘩,塞给夏远,呼着一口热气,踩着前方战士走过来留下来的脚印,继续往前走。
夏远掀开包裹脸颊的布匹,把冰块塞到嘴里,抬头看着暗淡下来的天际线,忍不住问:“班长,咱们还要追多久。”
“不,不知道。”大老刘喘着粗气,已经不觉得寒冷,反而流了一身汗。
山路才走到一半,团部忽然来了领命,由他三连担任一营的左翼队伍,负责掩护一营左翼,显然是三三八团一营的遭遇引起上级的注意,接下来大部队赶路,都需要侧翼有队伍护送,省的被敌人钻了空子,从侧翼偷袭。
于是,三连脱离了队伍,向营队的左翼移动。
这里的山势更加陡峭,地面上更是连路都看不到。
风雪呼啸着,茫茫一片,只有一串人影在风雪中晃动。
“班长,赵翻译走不动了。”肖和平从后边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
“苦了赵翻译了,咱们这一路追赶敌人,一天一夜,都没怎么好好休息过。”大老刘听了,呼出一口气,找到胡指导员,把情况告诉胡指导员。
胡指导员停下和连长商议。
“这样的行军,赵翻译的身体吃不消,得让他停下来歇息歇息。”胡指导员亦是疲惫至极,完全靠着一股劲儿支撑着,他们都尚且如此,更别提赵翻译了。
“肖和平和周茂留下来,先带着赵翻译在后方追,咱们先继续赶路。”孙连长短暂思考,说道。
“行,大老刘,你去通知你们炊事班的同志,沿途留下来接应着,若是在这山野里迷了路,想要走出去就困难了。”
胡指导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