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大溃逃(第2/4页)

苏州河北岸的日军6个师团强渡苏州河以后,也迅速向杭州湾登陆的第10军靠拢。

情况,已经到了相当危机的时刻。

退守苏州河南岸的中国军队腹背受敌,再不撤退,就会全军覆没。

在如此危急的情况,白崇禧再次向光头提建议,中国军队应当立即向吴福线后撤,何应钦等人也提出,已到了不能不后撤之时会。

在众多人的劝说下,光头这才意识到,保存有生力量的重要性,并于松江失守的当天晚上,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但此刻他仍旧十分担心,淞沪会战的国军向后撤退,会对‘九国公约’会议造成不良影响,然而,他下达命令的当天晚上,已经为时已晚。

撤退已经过了最佳时机,战局瞬间恶化,数十万军队陷入到一种非常可怕的混乱。

日军的飞机不断地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在塞满撤退士兵的道路上,投下一枚枚炸弹,他们毫无遮蔽地任由敌机轰炸和机枪扫射。

破败不堪的桥梁和车站挤满了撤退的溃兵,也同样的遭到日军战斗机猛烈的轰炸,以及后方炮兵的炮击。

道路稀少,公路上撤退的大军拥挤,同时,白鹤港桥梁又被炸毁,车辆阻塞,秩序紊乱。

这是一道突如其来的撤退命令,坚守苏州河南岸的守军没有丝毫准备,撤退完全没有任何计划,拥挤的士兵和汽车,为数不多的道路被日军飞机封锁。

与其说是撤退,不如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溃败。

四个轮子的汽车恨不得长出翅膀,能逃离现场。

士兵只恨生得两条腿,跑得慢,跑不过日本鬼子的战斗机投下来的炸弹和扫射下来的子弹。

被炸碎的尸体,只留下一片血红的地面,满地都是断肢残臂,受爆炸而波及到的伤员,身体残破不堪,痛苦的惨叫响彻旷野。

没有指挥,没有秩序,队伍的建制完全混乱,分不清是哪个连。

撤退的几天,又开始下雨。

马路上死的人,炸报废的汽车,尸体骸骨沿着为数不多撤退的公路,绵延了十几、二十里,战场上下来的几十万人全部都散了,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

从淞沪战争爆发没多久,就能发现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哪怕是一个派系,隶属于一个军,一个师的各团在反击日军的时候,都没有任何配合,更何况拥挤在苏州河南岸的几十万守军,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地方军。

语言的不通,命令的不通,这场撤退可想而知。

撤退的命令又实在是太突然,各个部队还没有来得及协调各部队的撤退路线,日本鬼子的飞机炸弹就从头顶落了下来。

说是撤退,不如说是一场大溃退。

有组织的撤退,情况还好,有部队殿后,层层阻击,武器装备和各类物资可以节节后送。

而无组织的溃退,则完全没人管,没有人断后,全部都在逃,都在溃退,大部分的重武器全部丢了,辎重没人拉,能跑的全跑了。

整个战场,随处可见的是尸体、枪支、粮草。

遍地都是。

日本鬼子的飞机上携带的炸弹不多,淞沪又是大平原,森林是一块一块的。

日本鬼子的飞机就往森林里丢石头,森林里的兵看到就开始跑,本身就没有主心骨,一个卷走十个,十个卷走一百个,一百个就能卷走全部。

一看到有人跑,从众心理就出现了,都开始跑,生怕自己跑的慢,会被日本鬼子炸死。

日本鬼子就用飞机上的机枪扫射。

日军调整了战术,不但正面追击,死要国军断后的部队,还编组了几个小规模的挺进部队,从青浦以西地带挺进到苏州河北岸的南翔,至昆山公路上,偷袭中国军队的指挥部。

中国军队原本按照计划撤退到吴福、苏嘉国防工事线,依托国防工事再抵抗。

但撤退时候的混乱、无组织、无序,已经使原有的计划胎死腹中。

这些防线有着‘中国兴登堡防线’的别称,是光头花费了巨大的军费建造而成,防线大都采用坚固的钢筋混凝土。

除却中国军队撤退时候的混乱无序,导致部队没有任何指挥,错过防线之外。

防线本身修筑的也很有问题。

日军是从沪上方向,也就是从东边打过来,但很多混凝土碉堡的射击孔是朝着北边、南边,总之各个方向的都有。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些碉堡工事再未启用的时候,门都是锁着的,钥匙大都是地方的保长们、地方政府的街道组织来管,防线挨着哪个村,就由哪个村管着。

结果淞沪会战一打起来,战事稍微有点变化,这些村子里的人就逃难了。

钥匙去了哪里,根本不知道。